“我可以帮忙去做义工,需要吗?”清晨八点多,篁竹村的肖莹大姐已带着亲友来到良田村委会请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她既是先锋队骨干,又走街串巷当“宣传员”,东家门前讲清整洁环境的好处,西家院里示范杂物归置的窍门,手机里的短视频还在不断更新整治进展,号召更多乡邻加入美丽家园的建设。
肖莹大姐的故事,正是良垌镇群众从“站着看”到“主动干”,从“一家行”到“百家应”的生动缩影。不到一个月,良垌镇已发动2000余名群众参与典型村人居环境整治,拆除危旧房26处、清除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656处。随着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乡村颜值也在逐渐焕新。
干群同心
从“下沉服务”到“情感共鸣”
夜幕下,良田下洋村的灯棚前,镇干部与村民围坐成圈,红凳子上的“夜宣会”正火热进行。
7月6日晚,“领队”李耀贞到贵墩村委会那丁村开展典型村“夜宣”。受访者供图
7月6日晚,“领队”李耀贞到贵墩村委会那丁村开展典型村“夜宣”。受访者供图
下洋自然村的“领队”和先锋队员们详细地讲解宣传乡村发展规划、目标及民生利好,获得村民们的热情支持,“我们跟着干”的回应此起彼伏。
宣讲过后,29位村民还自发捐资筹集了1.7万元,作为良田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启动金”。“钱不多,是咱的心意,就想看着村子越来越好。”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愿。
这样的场景在良垌镇已成常态,250名干部职工下沉村组一线,市挂点部门领导和镇领导班子分片担任“领队”,他们深入村组开“攻坚会”,在村头广场算发展账、于农家门口听心里话,把“百千万工程”的蓝图转化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愿景,仅近两周内就开展夜宣活动近20场次。
自治赋能
从“约定俗成”到“长效常态”
“每月1日、15日,各家各户自己做好门前‘三包’,公共区域就大家一起打扫。”在赤岭村村民大会上,“全民保洁日”的计划全票通过。
为保障整治长效推进,全村还决定在每户每月水表费用中加收5元,汇聚成全村的保洁专项资金,让“众人的事众人管”有了坚实支撑。正如赤岭村党支部书记黄汉艺所说:“群众自己定的规矩,执行起来才有劲。”
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受访者供图
党员干部群众合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受访者供图
西朗村的鸡舍统一改造方案同样凝聚了村民智慧:通过民主协商,决定在南朗自然村试点“铁丝网围养+百香果棚架”的方案,既解决乱搭乱建、鸡禽散养问题,又开辟增收渠道,方案获全票通过,更有热心村民当场慷慨解囊,捐资为每户购置30米铁丝网以表支持。
薪火相传
从“大手拉小手”到“家家齐参与”
“妈妈,老师说要帮爷爷奶奶打扫院子。”贵墩村新民小学的孩子们成了家庭环保监督员。
家长孩子一起动手清理房前屋后卫生。受访者供图
家长孩子一起动手清理房前屋后卫生。受访者供图
近日,良垌镇发出《“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家园”》倡议书,依托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加大宣传,撬动家校社协同治理。老师们在家访中宣传乡村振兴与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鼓励和带动学生家长清理房前屋后卫生、共建美丽庭院,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村庄”的良好效应。
从干部带头到群众主动,从临时攻坚到常态长效,良垌镇用一个个具体实践,让群众从“站着看”的旁观心态,真正转化为“主动干”的自觉行动。如今,这股源自民心的人居环境整治热潮还在持续涌动,奔向“百千万工程”的更美远方。
南方+记者 许筱倩 通讯员 杨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