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技术活化古建筑,这群岭师大学生走进湛江千年古村

作者 陈欢 2025-07-09 21:55

面对古建筑因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濒临存续危机的现实,6月28日,岭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古建奇探”突击队前往湛江市遂溪县苏二村开展古建筑保护现状调研,借助无人机航拍技术、文化调研、文创推广等途径探寻古建筑数字活化与保护的新方法。

科技赋能,解码苏二村历史

“古建奇探”突击队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从空中俯瞰整个苏二村古建筑群并拍摄其整体布局和细节特征。通过照片分析,突击队发现古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如墙体开裂、倒塌、屋顶漏水等。这些航拍照片既展现了古建筑群的风貌,也为后续古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了全面、直观的现状资料,成为解码历史、推进保护的重要支撑。

走访调研,洞察村落困境

除技术勘察外,突击队还走访了苏二村小学的教师,深入了解苏二村的发展现状以及困境。苏二村小学校长向突击队介绍当地拥有拦河大屋、黄氏宗祠、文化宫等这些极具保护与宣传价值的古建筑群。随着与教师深入交流,突击队了解到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不完善、古民居单独不成规模等问题使得当地发展受限。

口述历史,聆听村落记忆

“古建奇探”突击队深入苏二村,对村中阅历丰富的长者进行采访。在拥有六百年历史的古榕树下,突击队记录下村落得名于苏东坡的典故,以及当地独特的年例庆典习俗,包括正月期间的游神、庙会活动和祠堂为新生命点灯祈福的传统。长者们还分享了被视为守护神的石狗文化,阐释其承载村民祈求平安、抵御洪水的信仰内涵。访谈中,突击队也了解到苏二村古建筑群保存相对完整宏大的特点,并注意到如瞭望墙、枪洞等体现过往民族战争岁月的建筑痕迹。这些访谈内容不仅为突击队构建苏二村的文化脉络、理解其精神内核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后续的数字化保护和活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文创赋能文旅开发

未来,“古建奇探”突击队将设计以古村落建筑、年例习俗等文化元素为核心的研学课程与旅游路线,促进苏二村研学、旅游发展。这些举措是实践“数字乡村+文创”理念的具体行动,“古建奇探”突击队希望借助科技赋能激活文化遗产,吸引外界关注,带动乡村发展。

“古建奇探”突击队通过青年智慧与创新行动,探索古建筑保护融入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展现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传承文化的责任担当。

南方+记者 陈欢 通讯员 黄琦凡 严思亭

摄影:廖鹏壹 陈漫


编辑 林日清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