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家海内外展商汇聚,超6万平方米展览空间,首日参观人数突破4.83万人次——2025年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现场的火热气氛,正是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浪潮奔涌的“芯”时代,半导体产业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10月15日,深圳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半导体行业的盛会。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产业盛会中,深圳各区纷纷亮出自家的“芯”实力,从宝安、龙岗到坪山、龙华,每个区域都以独特的产业定位和发展路径,共同编织出一张错位发展、协同并进的深圳“芯”地图。
宝安与龙岗:
产业集聚形成“双芯”格局
走进人头攒动的湾芯展展馆,宝安区以32家企业的强大阵容惊艳亮相,从晶圆制造到先进封装,从化合物半导体到芯片设计,四大核心展区处处跃动着宝安强劲的创新脉搏。
宝安展团的企业多层次、高质量发展态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华润微电子这样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也有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隐形冠军”。
恒运昌拥有224项授权专利、104项发明专利,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厂商中,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成立于2023年的行业“新星”蓝动精密虽成立仅两年,却敢与国际巨头“掰手腕”,其推出的国产化全系列多品类质量流量控制器,可与日本HORIBA、美国Brook等国际一线产品同台竞技。
宝安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有数据为证:2024年,宝安半导体产值已逼近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1%;2025年上半年产值约500亿元,同比增长率进一步提升至11%。
其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高达14%,超出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占全市半导体产业的比重也从31%攀升至33.2%。
在封装测试领域,宝安已形成覆盖“研发-设备-材料”全环节的完整生态链。在PCB领域,宝安更是在2024年登顶“全国新型PCB产业第一区”。
与宝安区遥相呼应的是,龙岗区以34家企业的“组团”参展,展示其“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雄厚实力。
龙岗是深圳的产业大区、创新强区,连续7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作为区战略重点类集群,正迎来一批重大项目与优质资源的加速布局。
龙岗区最具代表性的亮点是138公顷罗山科技园的亮相。这一立足于解决制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而推动的重大产业项目,位于龙岗区平湖街道,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
园区包含鹏芯微、深圳平湖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半导体学院等重大项目,致力于打造成为集产业创新、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引育等于一体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据深圳市罗山科技园开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云涛介绍,园区于2024年4月全面动工,仅用一年半就完成了超90%的主体工程,预计2026年底全部交付使用。
截至2025年上半年,龙岗全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达215家,已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随着罗山科技园正式亮相,将吸引更多链主企业与重大制造项目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坪山与龙华:
特色领域走出“突围”之路
在坪山联合展台,人流如织,洽谈热烈。
作为深圳的硅基半导体集聚区,坪山区22家半导体企业集体亮相,其中既有新宙邦、昂纳科技等在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骨干企业,又有坪芯科技、佳迈自动化等新锐企业,覆盖从前端研发、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与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
在深圳半导体江湖中,坪山身处什么段位?
当前,坪山区以中芯国际、鹏新旭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汇聚了富满微、安培龙等200家优质企业,芯片制造产值占全市60%以上,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产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芯片制造产值突破百亿。
坪山区是深圳最早布局芯片制造的行政区。2008年,中芯国际在坪山布局华南地区唯一的工厂。到目前,中芯国际已扩建2条工厂,8英寸厂覆盖0.35微米至0.15微米,12英寸厂主打中端成熟工艺,形成“特色+规模”的组合优势。
之后,鹏新旭开工建设,聚焦40nm/28nm成熟逻辑工艺产能建设和卓越制造,为全球客户提供晶圆制造代工服务。工厂毗邻中芯国际,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近年来,坪山发挥芯片制造工厂集聚的核心优势,用好比亚迪、荣耀等终端应用场景,在深圳最早出台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项政策,全力打造“大树耸立、林木茂密”的产业生态。
与坪山区相映成趣的是,龙华区携20余家优质企业参展,在湾芯展上展示了其独特的产业魅力。
在福田会展中心2号馆,以“科技蓝”为主体的龙华展区格外亮眼,来自智动未来的“autolife s2”机器人作为龙华展区导览助手,为大家提供播报服务。
微见智能是专业从事高精度复杂工艺光电芯片封装设备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这一次,该公司展出了更高精度的亚微米级别的封装设备。
瑞玻光电子是一家从事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从半导体激光芯片外延设计、制造工艺,到芯片封装、表征测试等全套核心技术。
龙华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目前,龙华区拥有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超过200家,2024年产业增加值达42.63亿元,同比增长8.6%,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其中,龙华区在高端设备与先进封装方面优势明显,计划依托中科飞测、华芯邦、中科四合等企业建设高端设备与先进封装领域优势产业集群。
龙华区企业创新能力持续跃升,中科飞测是国内半导体检测设备头部企业,曾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埃芯半导体入选《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单2024》,获2021-2022中国半导体前道量测市场最佳产品奖、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从单点突破向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迈进
从全球视角看,本届湾芯展汇聚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展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全球TOP30企业齐聚。
美国应用材料、泛林、科磊,日本东电、迪思科、尼康,德国默克、蔡司,英国爱德华,韩国3M,匈牙利瑟米莱伯等国际巨头,以及北方华创、新凯来、拓荆科技、上海微电子、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等国内翘楚同台闪耀。
湾芯展不仅是参展商的舞台,也是观察行业风向的晴雨表。一位参展商向记者表示:“我们是第二次参加湾芯展,最大的感受是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汇聚,客户以及供应商也都来到现场,不少和我们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这个展会对我们展商来说非常有帮助。”
这种感受的背后,是深圳半导体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深圳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良好的创投环境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近年来,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投环境。
以产业联盟、供需对接、专业展会等多元载体,全面激活产业创新动能。当前,深圳汇聚了海思、新凯来、华润微电子、鹏新旭、鹏芯微等知名企业,覆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制造、设备、材料、软件等产业链上下游。
数据显示,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去年已达256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26.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规模达1424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6.9%。
深圳市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2025湾芯展之半导体投融资战略发展论坛上,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基金)正式揭牌。
该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重点投向通用及专用算力、新型架构存储、光电子及传感器等芯片,以及关键制造设备、零部件及材料与先进封测等核心领域与薄弱环节。深创投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新东介绍,赛米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主要包括半导体装备和零部件、芯片设计、先进封装等三大领域。
当前,深圳半导体产业呈现多点开花、链式协同的新态势。在龙岗、宝安等产业重镇的错位发展下,一幅全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拼图正日趋完整。
南方+记者 崔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