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青枣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第632号公告发布,雷州特色农产品再添重磅荣誉。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国际上认可的货源标识、质量标识、品牌标志,是产品行走市场的通行证。近年来,雷州紧紧围绕“保护一个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足一方百姓”的思路,以高质量培育、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为主线,加强地理标志的培育和申报,把“土字号”变成“金名片”。截至目前,雷州拥有雷州青枣、覃斗芒果、流沙南珠、湛江剑麻纤维4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很脆!很甜!”游客一边品尝雷州青枣一边发出感叹。雷州青枣也叫苹果青枣,因形同青苹果而得名,2020年,农业部批准对“雷州青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地域保护范围为广东省湛江市雷州辖下的覃斗镇、乌石镇、龙门镇、客路镇等10个镇以及97个行政村。
据介绍,苹果青枣成熟期在当年12月到次年3月份,口感清脆、多汁、皮薄、清甜可口,甜度可达16度以上,在甜度及口感上优于传统青枣品种,有“热带小苹果”之称。
雷州青枣种植历史悠久,1997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专家的支持指导下,雷州开始将台湾青枣引种,逐年在雷州市推广种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雷州成为了全国青枣产业优势区。
“未来,我们规划通过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达30000亩,青枣产业年产值可达6亿元。”湛江市乐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定利说。据了解,通过乐田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水果种植的项目建设,6000户农民经济收入年可达10万元,人均收入比原有收入水平增加60%以上。
为进一步拓宽雷州青枣的销售渠道,湛江市乐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营销模式,定期推广,搭建专属小程序商城,同时在各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官方店铺,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购买途径;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水果展和美食节,展示品牌形象与产品特色。
严把地标品牌质量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雷州出产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优秀的品质,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夏季,正是覃斗芒果飘香的季节。来自江西的消费者陈先生前不久在朋友圈里网购了一箱覃斗芒果,他说:“最早看到有抖音博主推荐覃斗芒果,说吃起来有一股椰奶的味道,出于好奇买来尝尝,确实很好吃,后来复购了好几次。”
由于雷州当地先进的种植芒果经验与独特气候资源,成了当地芒果的品质保障。覃斗芒果种类丰富,包括台农1号、蛋芒、红象牙9号等芒果品种,具有香味浓、汁水多、核小肉厚、果肉嫩滑、纤维少、糖分高等特点,在2005年就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随着覃斗芒果成为爆款,假冒的“覃斗芒果”也越来越多。为了让所有芒果都能健康入口,每枚覃斗芒果都有专属定制的“身份证”,无论是哪一批、哪块地、哪棵树,都能追溯到。
据覃斗镇铺前村支部书记陈朋介绍,芒果溯源码从2021年5月开始优先在他所在的合作社推广使用。他举例,通过扫码可以得知芒果产于覃斗当地的哪块土地,也可以得知该芒果采摘的具体日期。他以自己所在的合作社为例,每15—20亩土地为一个编码,“我们合作社的果园有4000多亩,被分成了360多个编码。”
推动土特产转型升级
俗语道:“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南珠素以光彩夺目、晶莹璀璨而享誉世界。宋代时期,“三雷”珍珠便是上贡朝廷的广东本地三大名产之一,而湛江雷州流沙海域则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流沙南珠”的重要产地。
流沙港有着水域宽广,避风条件好,港池航道自然水深达七米以上,流沙湾海域水质优良,气候温和,浮游生物丰富,具有发展深海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自上世纪60年代成功培育出第一批人工养殖海水珍珠以来,流沙村就掀起了养殖海水珍珠的热潮,产量占全国近九成,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
但好景不长,自2000年起,南珠产业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珍珠加工企业锐减至6家,珍珠产量不足1吨。
为了重焕“流沙南珠”的辉煌,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下称“尊鼎珍珠”)董事长何德边告诉笔者:“我们从培育良种贝苗养殖着手,再到珍珠养殖、加工、批发、零售等,慢慢地产业链逐渐然成熟,‘流沙南珠’重新走进了群众的视野里。”
尊鼎珍珠专注于养殖产业成立科研部,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深入合作,内外发力。“南珠先锋”实践团经过反复实验,推广了“分段接力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珠贝存活率。
很多人都知道湛江“菠萝的海”,但是却很少人知道,雷州还有一片“剑麻的海”。
剑麻是一种旱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东非引进经济价值较好的东1号剑麻,于20世纪80年代,湛江剑麻形成大规模生产。早在2006年,“湛江剑麻纤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保护范围为雷州松竹镇、唐家镇、北和镇、企水镇、南兴镇、龙门镇、英利镇等9个乡镇。
“虽然其他国家与热带地区也种植剑麻,但是这里种出来的剑麻纤维品质位居国际国内一流。”东方剑麻集团党群和人力资源部副部长黄健刚自豪地说。
近年来,凭借着优良的品质,东方剑麻集团生产的剑麻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太阳牌”剑麻纤维及剑麻地毯等5个产品曾连续五届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或名牌奖,剑麻基地被国家命名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
为了更进一步对剑麻生产提质提量,剑麻产业园聚集相关科研单位8家、剑麻种植企业6家、剑麻初加工企业6家、剑麻制品精深加工企业13家、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企业1家,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95%以上。
■样本
可用做纸币等的剑麻制品
年加工产能超2万吨
车辆沿207国道南行,透过车窗往外可看到,从雷州龙门镇开始,土壤从棕色转为大片的红壤,红壤上广阔无边的剑麻地映入眼帘,宛如利剑出鞘,一丛丛直上云霄。经多年的发展,湛江垦区现有剑麻种植面积近6万亩。建有剑麻纤维及制品加工厂5个,年叶片加工能力达40多万吨,制品年加工产能超2万吨。
“剑麻纤维应用很广,通常被应用来制造缆绳、电梯用钢索绳心、光缆芯内材料、抛光轮等。”东方剑麻集团新东方纤维制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笔者介绍,剑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因剑麻纤维具有拉力强,有很好的耐盐碱以及耐摩擦性能,随着科技发展,剑麻纤维还被应用到纸币的原材料、绝缘层、大坝及高速填充材料、特殊用布等行业,同时还向室内装饰、艺术品等领域不断扩展,国际上对剑麻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随着人们对剑麻纤维特性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广东农垦东方剑麻集团加大了主打绿色、可降解的产品,如天然麻替代化纤工业用布、剑麻与塑料混合制作可降解塑料及剑麻用于汽车工程的复合材料等产品方面的研发。
■延伸
红土地上风物新
雷州地大物博,拥有广阔的农田、林地和山坡等优质资源,物产丰富且人口众多。
除了覃斗芒果、剑麻纤维、流沙南珠后、雷州青枣品质高、声誉好的农产品也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行重点保护之余。雷州黑山羊、雷琼黄牛、“仙进奉”荔枝、杨家蜜薯等土特产逐渐出圈,在消费市场上获得不错口碑。
如没有一丝杂毛,犹如一颗“黑宝石”般的雷州黑山羊,因其肉质嫩滑又细腻,不带浓烈的膻味而闻名,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此外,在英利镇红湖村引进试种200亩的荔枝新品种“仙进奉”,喜获成功。该荔枝产量高,而且口感好、果肉厚核小、汁多甜脆,深受消费者青睐。荣获“湛品”品牌产品荣誉称号。
雷州地大物博,拥有广阔的农田、林地和山坡等优质资源,物产丰富且人口众多。未来,随着更多“金名片”的孕育而生,雷州必将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胜势,让沃野田畴成为希望的田野,让物产丰饶成就百姓的幸福。
撰文:陈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