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清热”,可园“解暑”,莞一夏活动嗨翻这个夜晚

作者 张帆;龚名扬;邓浩 2025-07-19 17:18

7月18日晚,东莞启动“莞一夏”曲艺下乡文化汇演暨可园青夏趣玩季活动,来自莞城西隅社区的200多名小候鸟与家庭亲友相约可园,在粤剧演出、跳蚤集市、可园寻宝等系列趣味活动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仲夏之夜。

活动由东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主办。

从可园出发,今年暑假,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百千万·莞一夏”文旅体公益服务活动,以七大重点活动服务“一老一小”群体,开启多元缤纷夏日。

送曲艺下乡:粤剧文化“清热解暑”

7月18日活动当晚,“莞一夏” 曲艺下乡文化汇演暨活动启动仪式在可园广场举行,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缪定中,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余建民出席仪式。

重点针对老年群体的文化需求,暑假期间,东莞将组织送曲艺下乡活动到典型村,让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非遗文化盛宴。

东莞现有业余粤剧团队380多个,曲艺文化在基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步增强,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织密关爱“一老一少”守护网,让老年朋友安享文化滋养,让青少年群体拥有缤纷暑期。

仪式上,来自莞城第二少年宫的小演员们带来充满活力的舞蹈,展现青少年朝气与东莞活力。粤剧演出环节播放了经典粤剧片段及新编少儿粤剧剧目,中间穿插粤剧知识小问答,奖励答对者文创纪念品,现场氛围火热。

市民黄先生是一位常听粤剧的本地老人,对于“送曲艺下乡”活动,他非常期待:“现在听粤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感谢东莞把这个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趣玩可园:萌宝嗨翻莞城夏天

本次活动为方便群众自由参与,与曲艺汇演同步进行萌宝跳蚤集市及可园“寻宝记”活动。在可园广场,萌宝们化身“摊主”,掏出心爱的玩具、书籍、纪念品,与现场的小伙伴们分享。

另一边,可园博物馆结合陈列展览《岭南传统园林与民居》《莫伯治与岭南建筑艺术》,推出“寻宝”答题通关互动。现场参与的萌宝家庭在博物馆前台领取“寻宝秘笈”,按照秘笈指引在相关展厅中寻找答案。

博物馆还设计了互动活动体验,萌宝们现场参与粤剧脸谱DIY、可园建筑拼图、竹篮“投”趣三大趣味活动,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文创纪念品。

五年级的小哲和小杜在竹篮“投”趣摊位面前玩的不亦乐乎,7月5日,他们已开始结束上半年的学期,对于长达两个月的暑假,他们充满期待,他们拿着纪念品开心地告诉记者:“今晚的活动很好玩,我们要快点写完作业接着玩!”

千场活动:东莞文旅唱响“大戏”

暑期,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的“百千万·莞一夏”文旅体公益服务活动已经重磅启动,涵盖曲艺下乡、文艺培训、非遗传承、亲子阅读、文化研学、体育指导六大领域,为老年朋友、青少年、“小候鸟”等群体提供超1300场活动,惠及全市各镇街(园区),预计将服务超百万人次。

目前,送曲艺下乡、青少年艺术季、市文化馆一日研学专线、图书流动车进乡村、小候鸟书香东莞之旅已经启动。7月20日,东莞还将启动篮球城市与体育指导服务活动。

一场场“小戏”,唱响东莞“百千万工程”的“大戏”。近年来,东莞以文化强市建设为统领,不断丰富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文化供给。

去年夏天,东莞举办160余场“百千万·莞一夏”送曲艺节目下乡活动和亲子阅读活动,惠及群众19000余人,设立26个专架,专架图书1.7万余册。

丰富多样的文旅体活动,不断提升着千万人口归属感、认同感和家园意识,东莞文旅以更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相关阅读

莞城西隅社区加力提速推进省典型村建设

“莞一夏”曲艺下乡文化汇演暨可园青夏趣玩季活动的举办地点——西隅社区是莞城历史最为悠久的社区之一。目前,西隅社区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省典型村培育工作,以打造文旅融合典型社区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社区人居综合环境质量,让群众在可感可及中享受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阶段性成果。

西隅社区不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还有着东莞市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完整的中兴路—大西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汇聚了文学艺术院、岭南画院等文化阵地,有着浓厚的岭南文化氛围。

近年来,西隅社区结合辖区资源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途径。如通过举办元宵庙会、中秋游园会、非遗手工制作等活动,共同发掘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内生动力,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头戏,2023年6月,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正式启动。2024年12月,东莞记忆首开区开街亮相,项目改造并活化利用骑楼街区商铺,引入新业态,40余个品牌合力打造新文化场景、新活力消费,复兴昔日商贸繁荣的盛景,对片区商贸文化进行了传承和发扬。

未来,西隅社区将被打造成为集居住、文化、商业、旅游、创意办公等多元共生的历史街区典范,让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采写:南方+记者 张帆

摄影:龚名扬 邓浩

编辑 黄新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