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灭蚊,三水按“加速键”

作者 尹辅华 2025-07-22 15:42

三水区已有条不紊地加快防蚊、灭蚊行动。记者22日从三水区城管系统、区委组织部获悉,目前三水已累计清除孳生地超665处,消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同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一线,做实蚊媒孳生地清理、入户宣传等关键环节。

三水对垃圾收集站、公园等重点区域铺开蚊媒孳生地排查清理行动。 三水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三水对垃圾收集站、公园等重点区域铺开蚊媒孳生地排查清理行动。 三水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全区消杀面积约5万平方米

7月21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发布通报,指出截至2025年7月20日,三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85例,均为轻症病例。

三水区虽然没有确诊病例报告,但是因为与禅城、南海两区较近,灭蚊、防蚊行动不可松懈。

在推进相关工作中,三水区除了按照上级要求,安排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三水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等6家医院作为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外,还加大了灭蚊力度,其中城管系统提前聚焦环境卫生整治与蚊媒防控,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行动。

“47名干部职工分两批次前往乐平镇三江村委开展爱国卫生行动,党员干部重点对背街小巷、村民房前屋后、绿化带等蚊虫易孳生区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通过翻盆倒罐清除积水、清理垃圾杂物、排查整治积水点,减少蚊虫滋生土壤。”三水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入户宣教,党员干部面对面向村民、商户讲解蚊媒传染病预防相关知识,提醒村民、商户做好居家环境清理和个人防护,并发放宣传资料引导学习,动员群众主动参与防控。

考虑到要扩大灭蚊范围,近日三水城管系统更是在全区垃圾收集站、公园等重点区域铺开蚊媒孳生地排查清理行动。

首先三水区强化日常保洁管控,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垃圾收集站、公园绿地等加强每日清扫、保洁、消杀,常态化清除卫生死角,确保各类积水容器及时清理,累计清除孳生地超过665处,清扫面积超过40591平方米,蚊虫消杀出动167人次,消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03.13吨。

“我们升级了专业防控措施,对公园绿地实施 ‘立体防控’,修剪植被、清理沟渠积水,对阔叶植物密集区等重点部位强化巡查清理。”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全区规范开展药物消杀,检修维护防蚊闸、灭蚊灯箱等设施,构建全方位防蚊屏障。

从7月15日以来,三水区共清除公园低洼处积水225处,清除景观小品积水83处,清理堆积落叶、垃圾897处,清理杂乱地被16231平方米,喷施蚊虫防控药物221次,修剪海芋、滴水观音等易积水植株1426平方米。

下一步,三水区城管执法局将持续深化环境卫生整治与蚊媒监测防控工作,紧盯重点区域保洁消毒、垃圾日产日清等关键环节,以精准举措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近日三水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海在对西南街道金本片区、白坭镇富景社区进行督导检查时,要求各镇街要持续加强医疗资源调度,做好宣传和发动,筑牢防控防线。

党员干部下一线补防蚊漏洞

除了加大消杀力度外,三水区近期更是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协同镇、村两级全面开展宣传、排查、清理活动。

近日,三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士韧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协同镇、村两级全面开展宣传、排查、清理活动,做实蚊媒孳生地清理、入户宣传等关键环节,力求从源头上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村民健康安全,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赵士韧现场指导镇、村相关工作负责人及志愿者进行全方位卫生清洁整治。一部分志愿者严格按照“蚊媒传染病入户工作四项指引”开展宣传工作。每到一户,志愿者们都耐心向村民普及蚊媒传染病的危害与症状,并在宣传基础上进一步询问情况,排查感染风险地区接触史,提醒居民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做好防蚊灭蚊措施。

其他志愿者则手持工具,深入社区的各个角落,对可能滋生蚊虫的积水容器、路边绿化带、被雨水淋湿的落叶堆等蚊媒孳生地进行仔细清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通过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和潮湿落叶,减少蚊虫的繁殖场所。

接下来,三水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将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基层党组织等各方力量,针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下沉检查督导:从防控机制落实入手,实地查看包括重点风险区域划定、灭蚊及蚊虫密度控制等工作进度。同时针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废弃房屋杂物、不平路面积水、村道边堆积的垃圾容易发展成蚊媒孳生地等细节问题,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让镇、村有关责任人员迅速行动、查漏补缺。

近日在云东海街道检查防蚊、灭蚊工作时,三水区委书记李军已要求全区要落细落实工作责任,从源头上切断传播链条,清理蚊媒孳生地,降低风险隐患,并通过加强宣传科普,引导市民群众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居家生活习惯。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