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惠来县涌现出一批心系桑梓、热心公益的群众,主动无偿拆除自有建筑,为风貌提升腾出空间、创造条件。
靖海镇沫港村交通条件相对单一,全村仅有一条进村主干道。为改善这一状况,当地政府启动了一条水泥道路的修建项目。然而,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沫港村村民陈运强的一处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物。了解到道路建设的规划情况后,陈运强积极响应支持乡村建设号召,自愿拆除该建筑物。
“我是土生土长的沫港人,路修好了,子孙后代都受益,我全力支持!希望新路早日建成,大家出行更方便,日子越过越红火。”陈运强说。
在神泉镇澳角村,渔民通道的建设同样得到了村民的鼎力支持。3名村民得知自家土地在渔民通道的规划范围内,自发清拆5间房屋、1个油罐,合计面积约830平方米,以支持项目落地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有效缩短了周边群众的通行距离,方便渔民交易活动和车辆通行,为渔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增设的观景平台成为村民和游客的拍照打卡点,吸引了更多的人流量,也带动了集贸市场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位乡亲的善举令人钦佩,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主动拆除自有房屋、油罐等建筑物,为渔民通道这一惠民工程的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村树立了榜样。”澳角村村干部黄丽如表示,他们将继续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文字:程羽
通讯员 吴槿 林楚锐 郑晓帆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