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

作者 董谦君;钱文攀 2025-07-15 19:03

“对自身工作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有信心主动参与到消防安全、平安建设等社会治理的各项工作中,为文明城市增添光彩。”7月11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参会者、珠海快递员朱周胜如此感慨。

作为珠海的代表,朱周胜是这座城市的平凡英雄。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朱周胜荣获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与此同时,珠海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15个单位、家庭和个人新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荣誉称号。此外,29个单位、家庭等通过复查保留荣誉称号。

如今,更多如朱周胜一样的珠海人正日复一日为“文明之城”再增亮色。以细节见诚意,用行动添砝码。深耕文明培育,投身文明实践,精细化城市管理,推动民生改善……道德模范引领风尚,文明实践遍布城乡。当点滴善行成为日常习惯,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一座城市也将因此而荣耀。

在珠海,一张覆盖广泛、贴近群众的文明实践网络正加速构建。 

在珠海,一张覆盖广泛、贴近群众的文明实践网络正加速构建。 

 榜样力量 

“身边好人”汇聚全城微光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珠海从来不缺少榜样。

作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获得者,朱周胜虽然平凡却绝不简单。身为快递员,他曾面对劫匪挺身而出,协助民警追捕;遇到火情,毫不犹豫上前灭火。每天穿过珠海的大街小巷,他似乎总有用不完的力气,“走到哪里,帮到哪里”。熟悉街头巷尾的他还以志愿警察的身份参与治安巡逻,为守护万家灯火贡献力量。

珠海快递员朱周胜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珠海快递员朱周胜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日前,朱周胜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在他看来,只要用真心笑容、诚挚语言和周到服务,让每一位客户都能感受到快递行业的温暖,每一个包裹都可以成为文明的载体。“快递员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熟悉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也是我们成为城市文明建设使者的独特优势。”

像朱周胜这样身边的榜样绝非少数。自2021年以来,珠海市已推选“珠海好人”196人,其中1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及广东省道德模范,6人入选“中国好人”,44人获评“广东好人”。

无数的平民英雄如微光汇聚,共同点亮向善之路,温暖着一座城市。如何真正实现“一群人带动一座城”,珠海在持续探索。通过不断完善道德模范激励机制,出台《推选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暂行办法》,更多“好人有好报”的故事迅速在全城传播。

以榜样力量带动文明接力,文明的种子也播撒在年轻一代的珠海人心中。2021年以来,188名“新时代好少年”在珠海校园展现青春风采,其中5人获评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小小模范”的“大大能量”,正为城市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春风化雨 

于细节之处种下文明种子

文明的表达,有时候是无声的、沉默的。如何于无声处显露真情,在细微处感受温暖,让文明融入日常点滴,是对一座文明城市最硬核的考验。在珠海,一张覆盖广泛、贴近群众的文明实践网络正加速构建。

走进梅华城市花园,草地上传来孩子们追逐的嬉闹声,宣讲室里长者结伴参加理论讲解活动。兴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嵌入在这城市花园的大片绿地中间,扎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种下了社区邻里间互助互信的文明种子。

依托这样的实践阵地,青春之城更显温润有光。目前,珠海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62个,实现实践阵地在区、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并在公园、文化场馆、学校、产业园区等创新打造810个文明实践点(基地),推动实践触角向基层末端延伸,文明的力量也悄然生长。

珠海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珠海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更多的文明小细节则藏在一件件“民生微实事”里。用一项项民生“小工程”,托起群众“大幸福”。

墙面斑驳、电线裸露,曾几何时,狮山路26号2单元楼道的破旧模样让居民头疼不已。在社区党委牵头下,“政府奖补+居民自筹”的模式让居民看到了盼头。通过撬动资金15万余元,楼道改造成功启动,结束了多年来的尴尬,更拉近了邻里间的感情。

从“靠别人”到“靠自己”,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珠海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先后投入8.93亿元,完成“家门口”惠民项目1.5万余项,带动群众共建共治。

“逆生长”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键直达;“变身”后的农贸市场,文明夜市活力四射;新增14.6万余个机动车位,停车难题得到有效缓解……既要“烟火气”,也要“文明味”。从小处着手,绘出城市文明底色,群众幸福微笑便是城市最好的文明答卷。

从小处着手,绘出城市文明底色,群众幸福微笑便是城市最好的文明答卷。 

从小处着手,绘出城市文明底色,群众幸福微笑便是城市最好的文明答卷。 

 浸润城乡 

文明新风吹拂广袤乡村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治理水平的全面“体检”,也是最具含金量、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品牌。对于广大乡村地区而言,其意义亦然。在珠海,文明的浸润不仅仅在于“城”,也延伸于广袤的乡村田野。

近年来,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在珠海城乡掀起。2022年,珠海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和规范基层红白理事会,金湾区高栏村率先开展试点建设,明确村内红白事的承办需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如今,这一创新试点在金湾区实现行政村100%覆盖并向全市推广。

在红白理事会的倡导下,节俭又体面的简约仪式多了起来,逐步形成了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成了乡村新风尚,既赢得了群众好评与认可,也让文明乡风在移风易俗中得到延续。

当点滴善行成为日常习惯,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一座城市也将因此而荣耀。 

当点滴善行成为日常习惯,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肌理,一座城市也将因此而荣耀。 

文明乡风吹拂,改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也点燃了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从伶仃洋踏上桂山岛,红砖白瓦的特色民居,花团锦簇的海岛庭院,一幅清新雅致、和美共生的文明画卷,在山海之间悄然铺展。作为由22个岛屿组成的海岛镇,桂山镇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被评为全国首批“和美海岛”。

通过打造古镇示范街区,唐家古镇生动呈现半部中国近代史;深挖海岛“红色文化”,万山海战南粤红绿径成功入选“广东省南粤红绿径”;建立涵盖2个历史文化名镇、1个历史文化名村、39个传统村落、6个历史文化街区在内的全要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一幅“村美、业兴、人和”的文明风尚新画卷正在珠海大地上铺展。

采写:南方+记者 董谦君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

编辑 刘梓欣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