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产城速递》第719期
(1)八部门联合发文23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提高支持精准性、落实监管政策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若干措施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法人类贷款、民营类贷款投放等。组织开展“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加大对外贸新业态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等。
(2)深港细胞谷公司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一站式服务平台
近日,深港细胞谷(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深港细胞谷”)落户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作为国内首批拥有工业级制造逆转录病毒载体技术的公司。
该企业在前海落地,标志着去年9月由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相关试点政策在广东自贸试验区首次实践。
当天,在深港细胞谷落户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阎锡蕴院士团队、香港大中华癌病基金会、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星途生物、云杉医疗分别与深港细胞谷进行签约,将从细胞新药研发、细胞制备中心建设、临床研究合作等方面迅速落地产业化项目。
(3)数量稳居全国前列,深圳发布国际标准3379项
日前,在深圳市制造强市和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2025年度打造深圳标准工作会议上,2024年深圳发布引领性地方标准202项,数量为历史以来最高;全市企事业单位主导参与国际标准(含国外先进标准)制修订245项,累计国际标准总数达3379项,稳居全国前列。
深圳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深圳全市累计培育标准化工程师2676人,8人次获得“ISO卓越贡献奖”“IEC 1906奖”等国际大奖。在标准提升促“两新”实施方面,全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2项、发布地方标准35项,有力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落地。
此次会议还制定了标准化工作任务单、分工表,有序推动18个重点任务实施。以“标准领航”驱动产业升级,以“标准提质”支撑消费扩容,以“标准创新”深化先行示范,以“标准对接”打造开放高地。
(4)70亿投AI和具身机器人!两支产业基金发布
日前,以“智联万物·端启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开幕式上,深圳正式发布了两支产业基金,这两支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领域。
作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终端展,本届展会汇聚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重点展示9大品类的智能终端,超1000件AI终端产品及前沿技术亮相。
深圳市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0亿,重点投向算法模型、AI+行业应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具身机器人本体等;深圳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50亿,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影像设备、全屋智能产品、工业级人工智能终端、其他新型人工智能终端以及有关软硬件技术等。
(5)丰翼无人机丰航培训基地在光明投运
近日,丰翼无人机丰航培训基地在光明区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低空经济产业实用型人才培养迈入新阶段。该基地占地面积逾5000平方米,集教学、实训、就业指导功能于一体,专注于为低空经济产业输送实用型人才。
该基地计划年培养超过1500名实用型人才,助力传统行业从业者实现无人机技能转型,有效填补低空经济产业的人才缺口。丰翼科技在低空物流行业占据头部地位,业务覆盖快递、医疗、应急和巡检等延展赛道。其打造的丰航培训基地作为融合“产、学、研、用”的综合性平台,配备全真模拟飞行系统和中型多旋翼无人机实践场景。
该平台师资团队由民航局认证教员、资深机长及行业专家组成,教学内容涵盖无人机运维、航线规划等专业领域;就业服务体系则与多家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建立合作,针对无人机巡检、物流配送等细分领域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
来源: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
撰文:邱永宽
(群二维码)
(群二维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