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带村,镇镇响!佛山用“紫南经验”激活肇庆致富密码

作者 王焌鑫 2025-10-30 12:27

近日,一座由佛山多方力量捐资220万元建设的文化服务中心正式落成,它不仅是村民文化活动的新阵地,还标志着“紫南经验”在岳山脚下生了根、开了花。

自2021年以来,在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佛山与肇庆两地携手共进,182名佛山帮扶干部、25.23亿元帮扶资金,撬动肇庆大地生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从紫南村与古城村的“村村结对”,到佛山对口帮扶肇庆的“镇镇有声”,佛肇两地正探索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村村结对:“紫南经验”,古城开花

坐落于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脚下的古城村,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

穿过产业大道,来到古城村委会,新落成的文化服务中心让人耳目一新。“这是全县唯一一个带电梯的文化服务中心。”怀集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文化服务中心,古城干群的精神面貌、产业发展、文化品牌都离不开紫南村与佛山市的支持和努力。

肇庆怀集县古城村文化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佛山的“紫南经验”在岳山脚下开花结果。王焌鑫 摄

肇庆怀集县古城村文化服务中心正式落成,佛山的“紫南经验”在岳山脚下开花结果。王焌鑫 摄

2023年,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工作组意识到镇域要想高质量发展,还得兜牢乡村这个最大公约数,把帮扶目光聚焦到村一级,探索村与村之间的帮扶模式。“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佛山紫南村与“岳山造林大会战”主战场肇庆古城村率先开展了行动。

精气面貌重塑,是移植“紫南经验”的第一步。自2023年6月以来,古城村干部分批赴紫南村“跟班学习”,参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实战工作。学习归来,又通过抓党建、引机制、借经验等多种形式,促进古城村不断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今年,古城村干部队伍又注入了新生力量,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村“两委”成功补选一名35岁以下、大学学历的优秀党员,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越来越多,通过分批赴紫南村跟班学习,干部队伍发展思路更加开阔,能力素质正不断提升。

“以前,类似城乡医疗保险这种排名都是全镇倒数第一,这几年一直是正数第一。”曾兼任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的镇干部李文文感慨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在佛山市驻肇庆市帮扶工作组的支持下,两年投入10.852万元帮扶资金,持续培育“岳山牌”灵芝种植项目,推动香砂育苗基地落地,带动农户参与林下经济,并积极引进盼盼集团投产矿泉水项目。预计到2025年,古城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33.86万元,自我发展的底气将进一步夯实。

文化活动,是凝心聚力的抓手。依托新建成文化服务中心,古城村成功举办“古城村2025年重阳节主题活动”,参加老人达120余人。接下来,还将继续组织开展“村晚”“村BA”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古城村,“人才培育、产业造血、文化赋能”三者之间已形成良性循环。紫南村与古城村的合作,也为佛肇两地“村村结对”提供了参考样本。

镇镇有声:佛山力量,注入肇庆

在更广阔的肇庆大地上,佛山的帮扶力量正以多种形式注入乡镇。

佛山市派驻肇庆的182名帮扶干部,组成了强有力的帮扶工作组,驻扎在32个镇,他们与当地党委政府同心同谋,发挥两地各方力量,不断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稳步前进。佛山市帮扶干部说道:“发展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造福一方是我们最期盼的。”

目前,佛山对口帮扶肇庆,已构建起全域协同、多维联动的帮扶体系。第二批工作队进驻一年多来,建立的“党支部+学校+医院+村企+村村”五维结对模式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支部结对118对、村村结对70对,推动资源精准下沉。派驻的28名金融助理发放贷款3.21亿元,惠及756家个经营主体;投入各类资金6.68亿元实施的245个美丽圩镇项目,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佛山帮扶工作队助力破解下茆镇水牛奶产业发展难题。广源摩拉乳业养殖场 供图

佛山帮扶工作队助力破解下茆镇水牛奶产业发展难题。广源摩拉乳业养殖场  供图

在这场帮扶实践中,各驻镇工作队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开展精准帮扶。在下茆镇,佛山禅城区驻镇帮扶工作队通过政企协作,破解水牛奶产业发展难题,助力广源摩拉乳业5000万元项目快速推进,建成后年存栏量将达1000头。在岗坪镇,佛山顺德区驻镇帮扶工作队出资助力打造“乡村微工厂”,盘活闲置资产的同时解决了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在黄田镇,佛山市公安局驻镇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与村民共同培育特色苦瓜,通过消费帮扶让“零工业镇”的“放心瓜”走出肇庆。

截至2025年,第二批工作队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7.92亿元,带动企业新增投资6.19亿元,实现消费帮扶8630万元。从2021年到2025年,佛山帮扶的种子已生根发芽,从“村村结对”到“镇镇有声”,佛肇两地的协作篇章正在不断续写。

撰文:王焌鑫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