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广东三宝”手信,春砂仁在全运会玩起“跨界联名”

作者 罗天 2025-11-19 11:25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开幕,海内外3000余名媒体工作者齐聚广州。

赛事期间,来自广东阳春的春砂仁入选十五运会首批乡村振兴类官方特许商品,与化州橘红、新会陈皮组成“广东三宝”手信惊艳亮相,并换上文创包装玩起“跨界联名”,传递出运动活力与乡土风韵交融之美。

一条春砂仁产业链,让当地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春砂仁不仅是阳春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更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春砂仁亮相全运会,有效推动了阳春土特产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舞台。

千年传承医林珍品

种植区域遍及阳春

古有云:“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春砂仁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四大南药”之首,“广东三宝”“阳江八宝”之一,其干果仁入选广东非遗手信名单,花、果、根、茎、叶均可入药,其独特的优良品质在医药市场上享有盛誉。

从唐初甄权的《药性论》,到宋代刘韩、马志等人的《开宝本草》,很多书籍都提到了春砂仁。2000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中药成方中,含砂仁的就有21种之多。

根据华南农业大学检测,阳春产出的砂仁乙酸龙脑酯含量达3.38%,含量远超其他地区,这是暖胃止痛的核心成分,因此品质最好、药效最佳,被称为“春砂仁”。

作为砂仁中的上品,春砂仁不接受大棚“驯化”,只愿意生长在桫椤、杉树荫蔽下的腐殖层。而阳春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赋予其充足的光照、丰富的热量、充沛的雨量以及高湿度,群山环抱的地形恰似天然的孕育摇篮,年平均气温22℃,森林覆盖率达68.37%,对喜潮湿坡地和树荫的春砂仁而言,正是理想的“安家”之处。

2004年,阳春市获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的“中国春砂仁之乡”称号。2024年,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9.51万亩,鲜果产量达3631吨,产值14.38亿元。

目前,阳春市春砂仁种植区域遍布17个镇(街道),规模较大的春砂仁种植基地就有恒豐实业有限公司春砂仁示范基地、春湾钟蕉垌春砂仁种植基地、九仔坑春砂仁种植示范基地3个,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效应初步显现。

科技赋能双轮驱动

建立健全完整产业链

2018年8月,阳春市春砂仁被列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产业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

该项目以春城街道蟠龙村委会鹊垌自然村为核心区,范围遍及春城街道、春湾镇、合水镇,建设面积为3.6万亩。产业园总投资20784.71万元。2021年,园区企业联农带农共4079人,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15%。

其中,项目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示范带动紧密型农户123户;以收购农户产品方式,带动农户3038户;以流转土地、入园就业等方式,辐射带动农户918户。

在春砂仁产业发展中,阳春市注重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该市建立起100亩春砂仁高产育苗基地,推进特色春砂仁品种资源收集、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和标准化种植示范工作,为春砂仁种植夯实基础;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合作,解决了“自花结实”难题。

目前,园区共自主研发新产品、技术22项,合作开发新技术1项,检验检测设施设备投入41套,信息化建设设备投入10套,获得专利12个,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个,获得企业生产标准5个,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5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1个。

以产业园为依托,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产,向精深加工领域发力,阳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春砂仁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为春砂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擦亮品牌抢占先机

让春砂仁走向世界

走进阳春市金花坑春砂仁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砂仁蜜、砂仁粉、砂仁根等与春砂仁相关产品。馆内通过图文、实物展示等形式,详细介绍了春砂仁的起源、品种、功效、文化等。该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首个聚焦砂仁主题的微型博物馆,为宣传推介春砂仁品牌起到了良好作用。

目前,阳春市有春砂仁产品加工企业15家,春砂仁品牌数量有16个,其中“金花坑”牌干果、“阳灵”牌鲜果蜜入选2021年“粤字号”农业品牌;阳春企业研发出春砂仁蜜、春砂仁醋、春砂仁酒、春砂仁软糖、春砂仁饮料、春砂仁含片、春砂仁茶、春砂仁精油、含春砂仁成分祛湿膏等精深加工产品,大大延伸了春砂仁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近日,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阳江市春砂仁保护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是阳江市2025年度地方性法规立法项目,通过立法促进阳春市春砂仁产业良性发展。

此前,由阳春市砂仁协会等单位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春砂仁》地方标准于2022年6月1日实施。该文件规定了春砂仁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技术等,让春砂仁在各大砂仁产区中占据先机,掌握更多行业话语权。

2025年,春砂仁正式亮相广州举办的“广东三宝”品牌发布会,并借力广交会、跨境电商节等渠道,在各大展会上圈粉无数。阳春与北京同仁堂签订展销协议,让金花坑系列产品进驻门店;春砂仁入选第十五届全运会、第十二届残特奥会特许商品及指定礼品,并请花样游泳世界冠军陈晓君代言……

此外,阳春当地企业还将春砂仁元素融入多元场景:度假酒店推出“春砂仁非遗名宴”,砂仁排骨、砂仁鸡汤等创意菜肴成为文旅招牌,而“金花坑”牌干果、“阳灵”牌鲜果蜜等产品则通过非遗工艺与现代包装的融合,频频亮相国际展会。

■相关

12道古法烘焙技艺

成就春砂仁独特功效

春砂仁之所以能在众多砂仁产区中脱颖而出,除了阳春得天独厚的水土,也离不开采用古法烘焙技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春砂仁的功效。

每年处暑前后是春砂仁的收获时节。春砂仁采摘回来后,要经过三清、三烘、三焙、三熏共12道复杂工艺,才能成就其独特的风味与药效。

“三清”是第一步,工人们细心清除春砂仁中的杂枝、果茎和坏果,经过清水洗涤,确保春砂仁的品相纯净。

随后是“三烘”,春砂仁在猛火炙烤下迅速升温,破坏酶的活性,抑制氧化、转化和降低副作用。随后以中火去掉砂仁内部的寒凉物质,再降低温度,巩固和增强有效药性。

“三焙”则是中、小火依次上阵,每10到20分钟进行一次上下层轮换,实现果实内部的物质转化,以炭火将药效和滋味浓缩。

最后一道工序“三熏”,是利用炭火的余温与烟熏,为春砂仁覆上一层保护膜,不仅能防虫防蛀,更锁住了春砂仁的香气与药效,使其得以长久保存。

这12道工艺需做到极致,才能达到“望气而知止焰,触炉而知降温,听声而知质地,闻香而知臻品”的境界。从种植到加工,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精力,这正是春砂仁弥足珍贵的奥妙所在。得益于这样的工匠精神,春砂仁才能焕发出其独特的香气与药效,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和喜爱。

南方+记者 罗天

编辑 李婉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