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湾口岸风雨连廊开始“补漏”,力争10月完成
备受市民关注的深圳湾口岸风雨连廊“断点”问题迎来实质性进展。南方+获悉,连廊接续工程施工队伍正式进场动工,力争在10月底前实现连廊全线贯通,彻底解决旅客冒雨穿行的难题。
8月7日下午,南方+在深圳湾口岸现场看到,2号岗连廊与公共交通接驳区连廊的断点处已架起墨绿色铁丝网和红白色水马,将靠近深圳湾口岸地铁站C出口一侧的大片空地围蔽起来,一辆黄色挖掘机驶入施工区域掘开地面。而靠近地铁站B出口一侧的区域仍保持正常通行,保障旅客往来不受影响。
南山区建筑工务署工程负责人介绍,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口岸运行和旅客出行的干扰,工程将采取分两阶段推进的施工方案。其中,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西侧还建连廊的主体结构施工,第二阶段则聚焦东侧还建连廊的主体结构施工。两阶段施工总工期预计控制在105天内,目标于10月底前全面完工。
据悉,施工期间,旅客出行路线将根据工程进度动态调整。目前,现场已搭建蓝色临时雨棚,全面覆盖原30米断点区域,为过往旅客提供基本的遮阳避雨保障。同时,一组升降车已进驻现场,两名工人正对现有连廊顶部进行打胶密封作业。
与此同时,深圳湾口岸入境大厅门口因檐口过高导致的飘雨问题也有新进展。南方+从深圳市口岸办获悉,该办此前已谋划雨棚完善建设项目,且完成前期立项、工程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工作,目前移交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实施,于今年7月启动该项目的施工招标,后续将尽快完成招标和施工许可办理并启动建设,针对雨水飘入区域实施改造工程。
据了解,深圳湾口岸联检大楼由深港西部通道工程建设办公室规划设计,于2007年建成。该口岸历经深港双方四年研究,最终确定建筑设计方案。旅检大楼主体建筑沿南北向线形切割,形体富有动态感,其中心区域采用起翅、舒展的漏空飘板覆盖三层屋顶花园,建筑寓意为“穿越深港两地的翅膀”,象征着深港两地的紧密联结。
撰文/摄影:李嘉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