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城市地铁线网总里程稳居全国第三、网约车订单合规率稳居全国前列……在8月23日广州图书馆开讲的羊城学堂“老城市 新活力”系列讲座(总第815期)中,主讲嘉宾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沈颖透露了广州交通发展的最新现状及数据。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领域,广州也走在前列。
融通全球 引领湾区
千年商都之兴离不开交通的通达。凭借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广州交通通达全球,构建“融通全球、引领湾区、统筹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向北,飞机起降航线交织,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白云机场,如今拥有71家航空公司,设236个国内国际客运通航点,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五大洲,连接国际及地区近100个目的地,每周往返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约1700架次,年旅客吞吐量7636万人次,位居全球第12、全国第2。广州已基本形成高效通达全球的“12小时航空交通圈”。
向南,货轮往来划波成浪,世界唯一历经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港口广州港联通世界,180条国际航线连接欧洲、美洲、非洲、澳洲、亚洲等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外接全球的同时,港口以内河河网拓展腹地,高标准打造的湘粤非、赣粤、渝穗、穗蓉等海铁联运示范通道,将港口覆盖力推向内陆,把“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家门口”。
城市内,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3小时辐射华南主要城市、8小时直达国家级城市群,分散布局的高铁枢纽站点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衔,高效吸纳八方来客。据统计,去年广州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45亿人次,其中,广州南站8938万人次,单日发送记录最高达到47.8万人次,连续多年居全国高铁站客流量前列。
而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公路主枢纽,历经多年发展,广州逐步完善形成了辐射华南的“三环+十九射”高快速路骨架路网。公路网络编织出一张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联通全国的立体交通网,多条高速公路与大湾区城市互联互通,1小时湾区生活圈初步形成。
支撑发展 便民出行
地铁13号线二期天河公园至鱼珠段土建进度98%、地铁14号线二期乐嘉路至嘉禾望岗段轨行区完成“三权”移交,这两段预计年内开通的地铁最近迎来新进展。
如今,广州已实现“区区”通地铁,形成“1000公里+”的城际和城市轨道网络,其中城际轨道338公里、城市轨道777.1公里(地铁751.1公里、有轨电车26.0公里)。地铁运营线路19条,线网总里程稳居全国第三,日均客流量位居全国第三。
公交优先是广州近年来坚持的城市发展战略。2018年,广州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2022年获评“绿色出行创建达标城市”。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市民出行结构变化,如今,广州致力于构建“两网融合、服务升级、智慧赋能”的公共交通体系,以贴近市民需求为导向,推动地铁与公交“两网融合”。
大力发展社区微循环公交、试点需求响应式动态公交服务新模式……广州探索实现地铁与公交的线网协同和服务互补。目前,广州建成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已达100%,全市地铁站点200米范围内公交接驳率基本达到100%,以优化供给引导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在网约车领域,广州也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行业监管模式。借助严把准入关,构建运营平台、驾驶员、营运车辆“三重安全认证”,要求平台企业将运营数据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实时共享提供服务的车辆、驾驶员等信息,并接收监管部门反馈的管理信息等措施,广州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长期处于全国前列,稳居行业监管第一团队,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在缓解“停车难”问题上,广州一方面扩容增量、盘活存量,将停车供需比从2019年的1.06逐步提升至如今的接近1.09,目前广州共有停车泊位438万个,小汽车保有量403万辆,基本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供给体系。
另一方面,广州以信息引导,减少信息差诱发的停车难,如今,“广州泊车”停车信息服务平台累计用户量达290万人,已发布5470多家经营性停车场、约244万个泊位的动态信息,实时打通停车人与停车场之间的信息渠道,提高停车泊位利用效率。
此外,在道路开挖方面,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统筹指导多个区道路管理部门召开辖区内城市道路占道施工计划统筹会,邀请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会,与管理部门、建设单位“面对面”,让市民群众知情、参与、监督占道施工的全过程,以协调管理,让施工“少扰民”。
业态创新 探索开路
在刚刚落幕的第33届广州博览会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行业技术产品集中呈现。来自广州的亿航智能、小马智行等科创龙头企业的“硬核”产品成为展会焦点。
如今,广州已汇聚4200多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核心企业不乏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等“全球独角兽”企业。低空经济已经在丰富出行方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拓展观光旅游、提升应急服务水平等应用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在自动驾驶领域,广州累计开放城市测试道路超过2600公里,其中开放高快速测试公路10条、263公里,实现三个先行试点区(南沙区、黄埔区、花都区)测试路网贯通,并积极推进区域联网成片,海珠、天河、白云、黄埔、花都、南沙区等多个区域实现示范运营道路场景互联互通,广州市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区域全国领先。
目前,广州已开通东风路环路、广州塔线、琶洲环线等12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累计运送乘客数量突破119万人次,总运行里程超过230万公里。
展望未来,沈颖表示,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持续巩固白云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织密地铁和城际轨道两张网,积极构建由骨架路网、干线路网、基础路网组成的功能清晰、级配合理的路网体系,不断描绘更加辉煌的交通画卷,奋力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
南方+记者 郑慧梓
通讯员 穗交通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