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的坚守,将“90分钟”压缩到“27分钟”,她用速度守护心跳;3000余例胸痛救治,她用数据写下生命奇迹;五大中心布局,她让区域协同惠及千万居民——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亚岩,用一连串高光时刻诠释“救心人”的分秒必争。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任何病灶都容不得半点闪失。在南海四院,就有这样一群“救心人”把患者从生死边缘拉回。今天,我们走进她们的工作现场,走进心血管内科。
韩亚岩从医30载,术前依旧细到“逐帧推演”。一张A4纸塞满检查指标,她要逐项标注风险点。“手术五人协作,突发状况以秒计算,唯一铁律是安全。”为此,她的科室常用复杂病例做情景推演,年轻医生被要求“闭眼报流程”,确保上台不慌不乱。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亚岩。南海四院供图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亚岩。南海四院供图
对时间的极致追求,同样体现在急性心梗抢救。国际指南提出“D-to-B90分钟”,南海四院心血管内科通过流程再造,将在院患者压缩到60分钟;外院首诊者依托胸痛网络实现“双绕”,最快27分钟开通血管。为了抢下这63分钟,医院打通急诊与手术室通道,云端心电图实时推送语音提醒——每一秒都反复锤炼。
速度带来成效。韩亚岩带领的南海四院心血管内科自2019年获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五年救治胸痛病例3000余例,年均心梗介入200人以上;复杂病变PCI比例持续攀升,并发症率稳居行业低位。术后,科室实施分级随访和可穿戴心电监测,指导心脏康复,最大限度降低再梗率,助力患者重回社会。
救“心”,更要护“心”。72岁的陈伯曾因“心脏偷停”步履维艰,经精准植入起搏器后两天下床,一月可走一公里。出院后,他笑称自己拥有“第二颗心”。
“医学的尽头是预防。”韩亚岩说,过去她的成就感来源于“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现在,她更希望看到的是“让病人不要再踏上死亡线”。救心与护心,如同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只有二者兼顾,才算真正完成了医学使命。
下一阶段,韩亚岩计划将在现有胸痛救治中心的基础上,重点打造“防”字当头的高血压防治中心,并以此为枢纽形成四大优势病种集群——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房颤)。科室将通过建立统一的诊疗规范、分级随访体系和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疾病管理标准化、患者服务全程化,把关口从导管室前移到社区,再延伸至家庭,真正为区域内常见心血管疾病提供连续、精准、闭环的全生命周期守护。她说:“这也是我们学科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和路线图。”
如今,作为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南海四院心内科以技术革新、学科协作等路径破局复杂心血管疾病,科室以五大中心建设为轴,为高血压、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提供从急症抢救到慢病管理的全周期守护。
统筹:肖莎莎 黄春梅
撰文:肖莎莎 李霞玉
视频文案:陈雪婷
脚本/剪辑:梁彩敏
拍摄:戴嘉信 廖明璨 萧皓隆 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