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逼近,汕尾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下称“支队”)自9月21日起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围绕“预警传达、渔船管控、隐患排查、应急备勤”四大重点全面展开防御工作。截至9月22日16时,全市涉渔船舶7114艘(其中国库渔船2457艘,涉渔乡镇船舶4657艘)已全部入港避风,船上人员5618人、海洋牧场20名工作人员、渔排165名工作人员,已全部上岸避险。
台风预警发布后,支队第一时间召开应急防御工作部署会,传达上级防汛防台风工作要求,分析台风发展态势及海域风险隐患,成立以支队长为组长的应急指挥小组,明确指挥调度、执法巡查、应急处置、后勤保障等各小组职责。9月21日,支队向沿海各县区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做好渔船防台工作,通过媒体、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全市涉渔船舶所有人发布台风预警信息,明确要求所有涉渔船舶在港避风,海上养殖人员、作业人员全部撤离上岸,做到“船进港、人上岸、物归库”。
支队督导组分赴4个沿海县区开展防台督导专项行动,督促各县区对全市一线渔港、岙口渔船停泊点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渔船回港避风情况,逐船核实船舶锚固加固、救生消防设备配备等情况,对未按要求回港的渔船进行劝返,对已回港但锚固不牢的渔船协助加固。截至9月22日,累计派出执法船艇31艘次、执法人员195人次、车辆25辆次、巡查渔港75次,共落实吊船上岸避风措施的小型船舶754艘,督促408艘渔船再次加强了锚泊安全措施。
在强化实地巡查的同时,支队充分发挥智慧海洋监管系统的作用,通过雷达、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对海域进行全天候监测,精准掌握渔船动态及海域情况,确保不漏一船、不落一人。
与此同时,支队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值守人员在岗在位、通信畅通,及时收集、汇总台风防御工作进展及海域动态,并加强与气象、应急、海事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与联动协作,实时掌握台风路径、风力、降雨量等数据,精准研判风险变化,动态调整防御措施,形成防御工作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支队还专门组建了两个应急救援组,分别负责响应三防部门应急救援工作和海上应急救援,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目前,支队已处于紧急备勤状态,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组织执法力量为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南方+记者 陈欣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