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先进,东莞检察这个团队在“治罪”中书写“治理”文章

作者 王颖 2025-09-19 08:08

日前,平安广东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表彰了2022-2024年度平安广东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东莞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榜上有名。

作为普通刑事犯罪检察部门,第一检察部统筹办理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侵犯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犯罪案件,以高质效履职筑牢社会安全的法治底线。

为深度融入平安东莞建设,团队在依法精准治罪、强化法律监督的基础上,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贯穿办案全过程,并积极探索治罪与治理并重的社会防控体系,实现司法效能提升,推动平安建设向源头延伸。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到厚街镇珊美社区开展普法宣传。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到厚街镇珊美社区开展普法宣传。

民生无“小案”,用心用情纾困解忧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离不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过去三年,第一检察部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200余件,起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140余人,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此前,一起“老夫少妻”网络诽谤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检察部提前介入,及时引导侦查机关固定关键证据,并指导基层检察院精准认定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依法提起公诉。

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定罪量刑意见,判处造谣者有期徒刑一年。该案成功入选“两高一部”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既回应了被害人诉求和社会关切,也为网络暴力治理提供了示范。

“办案就是办‘人生’。”第一检察部主任佘小松说,长期以来,团队坚持案件审查与矛盾调处同步推进,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公正司法与老百姓心中的那杆“秤”同频共振。

在一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二审上诉案中,玩具厂老板张某虽有偿付意愿,但因时隔多年、涉及人数较多且难以联系,实际还款陷入了“想赔却赔不了”的困境。

这笔不足12万元的欠薪,是22名工人的“血汗钱”。受理案件后,第一检察部仔细核查劳动者身份和待支付的薪资款项,并协调市公证处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

领取通知发出后没多久,分散各地的工人们便陆续拿到了拖欠已久的工资,欠薪老板也顺利履行承诺,得以从宽处理,本已破裂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有效修复。

平安无“小事”,延伸职能协同治理

平安建设既要惩治已有犯罪,更要防范潜在风险,向前构建防控体系、向后堵塞管理漏洞。

第一检察部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对醉驾、盗窃等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安全感提升影响大的突出犯罪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努力实现刑事发案立案数和受理审查起诉案件数“双降”。

去年起,东莞重点推进盗窃犯罪治理。在治罪方面,第一检察部健全完善行刑梯次处遇体系,对轻微案件谨慎处理、对突出案件从严惩处,并协调公安机关明确多次小额盗窃、盗窃未遂等情形的认定与处理标准,统一执法司法尺度,有效发挥刑罚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功能。

“依据‘沿着犯罪产生链,构建犯罪治理链’的思路,我们找准盗窃多发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加强对重点人群、环节和场所的监管,做实源头治理。”佘小松介绍。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到辖区内一家工厂开展盗窃防控回访,并听取群众意见。

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到辖区内一家工厂开展盗窃防控回访,并听取群众意见。

在深入调研盗窃多发原因和管理问题的基础上,团队积极推动全市专项治理方案出台,促成盗窃犯罪治理纳入东莞市202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依靠党委协调督促公安、市监、城管、人社、民政等部门加强履职监管。

其中,在容易成为“帮凶”的二手渠道回收环节,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建立健全行业准入、备案登记、联合执法等制度,并会同公安机关对二手交易店铺开展实地抽查,有力切断盗窃犯罪销赃通道。

目前,第一检察部正推动治理范围拓宽至其他突出犯罪领域。佘小松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强化数据赋能精准治理,积极参与构建‘打防管控建’一体推进的治理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继续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王颖

统筹:龚菊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