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门诊大楼化身中医药养生集市,700余名市民手持“中医通关卡”穿梭于25个特色展位,在铜砭刮痧的沙沙声、艾草香囊的馥郁香、八段锦的吐纳呼吸中,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健康对话,点燃健康夜经济。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门诊大楼化身中医药养生集市。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门诊大楼化身中医药养生集市。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此次活动是医院整合发展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副院长涂泽松表示,中医适宜技术植根于千年中医文化,是中医药宝库中历经实践检验的精华,接下来将继续以整合20周年为契机,推出更多贴近市民需求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让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贡献更多中医力量。
现场,医院医疗保障服务队成立授旗。作为医院充实应急医疗保障力量的重要举措,医疗保障服务队将为群众提供更专业的医疗保障服务,回应民生需求。
医院医疗保障服务队成立授旗。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医院医疗保障服务队成立授旗。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医院养生保健协会现场为市民演示八段锦,在一招一式中展现传统养生功法的魅力。一直以来,医院将中医适宜技术的挖掘、推广与应用作为重点工作,从针灸、推拿、艾灸等传统技法的优化,到结合现代需求的创新实践,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路径。
在适宜技术展示体验区,来自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中医传统疗法中心、骨伤中心、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耳鼻咽喉科、眼科、药剂科的医护团队在展位上展示科室特色中医疗法,分别有火龙罐、牛角罐、陶土罐、耳穴压豆、铜砭刮痧、手法推拿、浮针、美容按摩等特色技术。活动还邀请白坭镇人民医院、西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山镇卫生院等七个基层医疗单位的医护同台展示,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三水卫生监督等友好单位也参与展示,多方携手为活动增添多元活力,共同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交流。
市民现场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市民现场体验中医适宜技术。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每个中医适宜技术展位前都围满咨询、体验的市民。市民根据自身的健康需求找到合适的疗法展位驻足了解并且沉浸式体验,医护人员一边现场演示针灸、推拿、耳穴压豆等特色中医适宜技术,一边讲解技术原理与适用场景,并现场提供一对一体验服务。
700余市民手持“中医通关卡”穿梭于25个特色展位,体验中西医魅力。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700余市民手持“中医通关卡”穿梭于25个特色展位,体验中西医魅力。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互动区更是人气爆棚。养生茶饮体验区前,医院准备的爆款中医养生茶饮香气四溢,市民们人手一杯细细品尝,中药师则在一旁热情讲解茶饮的养生功效,以及线上中药茶饮、膏方自助下单流程,便捷的服务流程引得不少市民当场扫码咨询。中药香囊制作区里,工作人员提前备好艾叶、薄荷等中药材,手把手教大家搭配、缝制香囊,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中药的独特功效,不少人拿着亲手制作的香囊拍照留念。
中药文化与健康服务的融合,让这场活动收获好评。“白天上班,晚上养生,很好的体验。”现场体验中医服务后,王先生直言舒服多了。
医院将继续以整合20周年为契机,推出更多贴近市民需求的中医药文化活动。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医院将继续以整合20周年为契机,推出更多贴近市民需求的中医药文化活动。 通讯员 李永亮 供图
据悉,本次活动累计服务群众约700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约1000份。不少市民拿着集满5个印章的“中医通关卡”,在礼物兑换区兑换到精美礼品,还不忘向医护人员咨询日常养生问题。
此次中医适宜技术展示夜活动,既是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各项中医特色疗法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医药服务基层、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
■亮点
超40项中医适宜技术,年服务20万人次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多年来发挥三水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区中医治未病中心的作用,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2024年,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将现有的治未病中心、针灸科及康复科组建中医传统疗法中心,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通过运用中医传统技术和现代仪器相结合,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体质辨识与诊疗服务。
近年来,医院护理团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传承创新中医适宜技术,同时走进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推广新技术。目前各科室开展包括火龙罐综合灸、热敏灸、葫芦灸、棍针治疗、铜砭刮痧、耳穴疗法、穴位埋线、疾病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超过40项,年服务人数达20万人次,其中火龙罐、雷火灸等特色疗法每年治疗超过5000人次。
自2014年起,医院连续11年开展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邀请院内外专家授课,培训内容涵盖雷火灸、平衡罐、穴位贴敷等多项技术,同时接收基层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并选派护理骨干到基层医疗单位现场演示操作,并拍摄适宜技术操作示教视频方便学员学习,培训范围覆盖全区7个镇街,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技术应用率大幅提高,中医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能独立开展了10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为基层老百姓带去了更好疗效、更加简便的中医特色治疗服务。
采写:南方+记者 魏英
通讯员 李永亮
通讯员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