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建庭
今年是荔枝丰收年,眼下已开始集中上市。
5月21日至22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荔枝之乡”茂名调研,实地了解荔枝挂果采收现状,要求千方百计把销售工作做好,帮助荔农卖出好价钱、丰收更增收。



黄坤明到茂名调研 牢记殷殷嘱托 扛起更大责任 努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
这是一次特殊时点上的调研,既对茂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全省荔农大支持。
(一)
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荔枝主产区,茂名则是主产区中的主产区。今年茂名全市荔枝种植面积超140万亩,有80多个品种,总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球的五分之一。
今年,广东迎来“荔枝大年”,预计产量约160万吨,同比大增30%至50%。这意味着市场供应量充足,人们可以尽情享用这一时令佳果,“甜”满整个夏天;同时也担心再次出现“果贱伤农”情况,丰收不增收。
帮助荔农卖出好价钱、丰收更增收,事关荔农切身利益,事关荔枝产业发展。这是当前广东全省的一件大事,亟须聚众力、集众智,千方百计把荔枝销售工作做好。
黄坤明此次茂名调研的第一站,就是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他与现场摆摊售卖荔枝、三华李的农户亲切交谈,询问产量与售价,随后来到临近服务区的荔枝林和农业合作社实地走访,观摩了荔农电商直播,听取了今年产销情况汇报。
这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省委对荔枝产业的重视,各方力量都要朝此聚焦发力。
(二)
如何做好“助荔”这件大事?
黄坤明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展销对接活动,深挖电商渠道,开拓出口市场,用好保鲜技术,提升物流速度,助力扩销路、稳价格;二是持续用力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创新做好营销推介,开展精深加工,不断提升茂名荔枝知名度、美誉度,加力推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前者为的是打开销路,方法是在渠道上用好电商、在市场上销往海外、在技术上做好保鲜、在运输上畅通物流。只有销路打开,才能稳住供需结构,稳住市场价格。
后者为的是做强品牌,同时拉长荔枝全产业链、壮大荔枝产业集群,让更多人钟情于茂名荔枝、广东荔枝以及其中的特色品牌,助力广东荔枝畅销全国、享誉世界。
这两点要求,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既针对茂名又面向全省,既有针对性又有前瞻性,为做好荔枝销售工作、推进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每一项要求都需要拆解开来,一项一项抓好落实,一个时间点一个时间点地向前推进。
做好“助荔”这件大事,既需要政策给“荔”支持,更需要行动给“荔”落实。
(三)
让人欣慰的是,近段时间广东各地各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助“荔”销售!
见事早——
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广东荔枝采购导图》,省商务厅发布全省助“荔”促销举措,科学预判今年广东荔枝产销情况,提前开启促销稳价“战斗”模式,全力打通荔枝从产地到市场的高效流通渠道,推动广东荔枝从“产量大省”升级为“品牌强省”。
行动快——
今年广东荔枝产业首场大型产销对接活动已经举行,“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已经启动,物流企业提供“半日达”“次日达”“航空大件”等产品组合保障新鲜直达,保险机构提供荔枝全产业链保险综合服务,新闻媒体综合运用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助“荔”传播,共同推动“广东荔”成为“全国荔”,进而迈向“世界荔”。
效果好——
广东早熟荔枝(粤西)上海采购商精准对接会,为黄浦江送去跨越山海的“甜蜜之约”;湛江遂溪仙品荔开采活动,打响广东荔枝上市“第一炮”,预售量超4500吨,预售金额近亿元;全省9个主产地市协同发力,推动全国采购商与本地供应商精准对接……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今年荔枝刚开始集中上市,许多工作也刚开始起步,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只有真正把助“荔”销售作为全省大事来抓,全面落实省委决策部署,提高敏锐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帮助荔农卖出好价钱、丰收更增收。
给“荔”支持,一起行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