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榕城中学:“成功教育”助力学子叩开名校大门

2025-05-14 08:00

在博罗县榕城中学的高考录取榜上,知名院校的名字频频亮相——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这些曾经似乎与县域民办学校距离遥远的名校,如今正成为这里学生的目标。在近年来的高考中,这里频频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这所年轻的民办中学是怎么做到的?

自2016年办学以来,校长向兴兵便带领博罗县榕城中学走出了一条多元、灵活、包容的育人路径。通过分层教学、导师制等教学策略,博罗县榕城中学多次获得市、县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科创比赛中斩获百余项省市级奖项。在这里,学生不仅需要认真读书,还可以飞无人机、编写AI程序、登上艺术节的舞台,寻找自己的“成功坐标”。

以“成功教育,关注个体”为核心,博罗县榕城中学正在书写县域民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样本。正如向兴兵所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我们的任务,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和无限潜能。”

优生更优:特色班级交出亮眼高考答卷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心,来自华夏园教育集团的全国顶尖名校名师,正通过一道道例题,为学生们归纳答题技巧,破解难题。同时,博罗县榕城中学的教师也同步听课,方便课后对学生同步辅导。

这样的名师课程,每周都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心开展。课室里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电子黑板具有储存、录屏、回放等功能,学生可以随时回顾学习内容,巩固知识要点,通过一系列个性化的定制课程,为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科指导。

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学校采用集中培训和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我们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导师,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老师‘聚光灯’下的主角。”向兴兵说。

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则是学校的重点关注对象。为找出成绩不佳的原因所在,教师团队常常会到教室听课,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提出更切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不能因为成绩差就没人理没人问,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关注,让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奋斗目标。”向兴兵说。

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吃饱”,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吃好”,这正是榕城中学“分层教学”的集中体现。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实则源自学校所秉承的教育理念——“成功教育,关注个体”。

事实上,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学生的层次差异大,这是向兴兵在办学之前,就考虑到的问题。在向兴兵看来,如果按传统教学模式操作,以中间层为教学标准,不仅优秀的学生得不到拔高,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失去了追赶的动力。

为了打破这一教学困局,在办学之初,向兴兵多次带队赴各地名校,进行实地考察。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并引入“成功教育”理念,博罗县榕城中学也成为广东省内唯一一所“成功教育研究实践基地”。

所谓“成功教育”,可以理解为“三个相信”——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不同方面取得成功。“关键是找到学生擅长的地方,进而激发他们自主发展的内驱力。”向兴兵说。

时间来到2019年,博罗县榕城中学的首届高考,向兴兵便证明了其教育理念的正确。这所新晋民办学校交出的“成绩单”,让许多人眼前一亮——919名学生升入本科以上院校,师生斩获国家、省、市、县级奖项多达1420项,一批学生成功考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

而后几年,学校的名声、口碑越来越响,学校的生源也越来越好。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如今,学校设有“榕清班”“宏志班”“国防教育特色班”等不同类型的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建立了“一生一案”,从班型设置、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上,进行细分和个性化定制,“有什么样的学生,就要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式。”向兴兵说。

在榕清班,这里汇聚了一批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和潜力突出的学生,目标C9高校,并制定了600分以上的高分培养路径;宏志班则聚焦于学习态度端正、基础良好的学生,通过系统性训练助力拔尖提升;国防班则为有志于升学军校的学生量身定制,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入选者需通过面试和思想素质评估,并接受相应的军事化训练。

2024年高考,博罗县榕城中学再次交出亮眼成绩单——149人上线特控线,本科上线1249人。其中,杨铮以664分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黄唯中以644分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邢雨默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嘉茹与高博巍分别被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录取,叶冰纯、聂永志、曾雪茹等多人被中山大学录取,26名同学进入985、211高校;1人化学单科满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考试中,有136名学生从中考不足500分起步,3年后成功逆袭本科线乃至特控线。

“考入理想大学是众多家长和学生的期待,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个学生都会被认真对待,每个人的成长曲线都被精准描绘。”向兴兵说。

科技赋能:精品社团激发学生科创潜能

不久前,在博罗县榕城中学的升旗仪式上,航模社的学生操控无人机,在空中勾勒出一道道彩色轨迹,引来全校师生的注目与欢呼。这是博罗县榕城中学科技教育成果的生动缩影。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科技教育正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博罗县榕城中学,正是科技教育浪潮中的前行者和探索者。

事实上,早在2022年,学校就成立了梦幻科创中心,为科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副校长徐志宏介绍,科创中心拥有学习中心、成型中心、创作室、无人机室等7个多功能课室,配备了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扫描仪等设备,并建立了无人机飞行训练场,“课程内容涵盖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等,鼓励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实践中成长。”徐志宏说。

如今,博罗县榕城中学师生在科创类比赛中累计获奖达244项,科技教育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无人机竞速大赛中,博罗县榕城中学一举揽获3金2铜;在省青少年科技模型教育竞赛中,5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2名学生荣获一等奖。

在人工智能与信息学竞赛赛道,博罗县榕城中学同样成绩斐然。在粤港澳青少年信息学创新大赛中,陈奕昕、欧周、曹煜斩获两个省级奖项、两个市级奖项;22名学生在博罗县首届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比赛内容涵盖 AI Game 虚拟挑战、元控智联互通等六大项目。

浓厚的科技氛围,也体现在基础建设之外。去年,博罗县榕城中学正式成为全国青少年 CCF-GESP 编程能力等级认证考试的考点,是惠州市仅有的两个考点之一。

“来我们学校,读书不是唯一的事,学生们需要多元发展。”向兴兵表示,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校园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学校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加入一个社团,“有的学生考上好大学,有的学生在社团活动里找到兴趣爱好,实现自我突破,都是成功的体现。”

除了屡屡获奖的航模社与频繁出赛的机器人社,目前,学校拥有21个精品社团。“动漫社、街舞社、摄影社、话剧社都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社团。”徐志宏介绍,学校有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跟进日常社团活动、辅导竞赛,做到以赛促学。

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校园里就会变得格外热闹。篮球场、足球场人声鼎沸;教室内,书法、绘画、舞蹈、器乐等课程井然有序地展开;无人机、航模操作演示令人目不暇接。每年的11月,学校还会举行体育运动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学生们自我展现的舞台。

在实践教育方面,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今年的清明假期,不少同学与家人一同扫墓祭祖,了解家族故事;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的同学踏青摄影,用镜头记录春日风光,也有同学将假期见闻写成文章,发表于校园媒体。

在暑期,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前往名校交流。目前,博罗县榕城中学与湖北黄冈中学开展教育合作,与上海市成功教育集团联合设立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各大高校研学,到引力中心、杂交水稻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沉浸式”参观学习,开拓学生视野,感受前沿科技成果。

在徐志宏的印象里,不少学生向他表达了对课外活动的喜爱。“在学习之余,参加课外活动,学生也能很好地放松自己,在生活中感知传统、培养情感、提升表达。”徐志宏说。

“每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向兴兵表示,这正是“成功教育”所强调的——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名师护航:百名骨干教师成为发展底气

在前往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的路上,一面“荣誉墙”格外醒目——墙上放满了奖状和奖牌。“STEM教育示范校”“惠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惠州市首届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奖”……一张张奖状,一项项荣誉,离不开老师们的坚持和努力,而这也是博罗县榕城中学发展的底气所在。

为了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每年,学校都会前往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师范院校招才引智。如今,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59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惠州市首席教师3人,副高级教师69人以及来自全国20个省(市)骨干教师108人,师资力量雄厚。

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学校施行集体教研制度。向兴兵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周至少组织2次集体教研,为进一步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学校还专门成立了备课中心,确保教学重点清晰明确。

“传统教研常常流于形式,我们希望通过集中备课,让教学更系统。”向兴兵解释,学校为此成立了多个名师工作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题研究型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以解决具体教学问题为导向,针对基础薄弱学生进行教材重组,为尖子生设计拔高训练材料,形成独有的校本化讲义和资料。

为提升教学质量,学校积极引进外援。目前,博罗县榕城中学与黄冈中学、华夏园教育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前往黄冈中学跟岗学习,并邀请名师来校讲座、示范课及教研指导。同时,华夏园教育集团提供线上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除了常规的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培训,学校还定期组织理念更新培训,确保教师始终走在教育变革的前沿。”向兴兵说。

“民办学校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教师有责任心。”向兴兵透露,对许多老师而言,学校不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家园,学校老师基本都住在学校提供的教师公寓,以校为家,“有这么一批具有教育热情的老师,是学校安身立命之所在。”

目前,博罗县榕城中学已开展招生工作。今年,学校计划招收1300名新生,其中包含多个特色班型——榕清班40人,宏志班100人,公费宏志班50人,公费班216人,民办班844人。向兴兵介绍,学校将根据考试排名设置多种激励措施,优异学生可获得学费减免或编入重点班级。

在向兴兵的规划里,未来,学校将在学科建设、师资提升和校园文化方面持续发力。在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的同时,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学科品牌,并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在此基础上营造和谐、包容、积极的氛围。

走出向兴兵的办公室,旁边就是学生课室。“校领导与教师的办公室都设立在学生课室旁边”,向兴兵说,“师生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在。”

撰文:张国威 梅琦

图片:博罗县榕城中学提供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