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
经过21公里的比拼后
来自深企优必选科技
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制的
“天工Ultra”
以2小时40分钟的成绩率先完赛
夺得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天工Ultra”撞线时刻
冠军选手“天工Ultra”
在开跑后很快建立领先优势
随后一马当先
以稳定的速率和步伐状态
实现全程领跑!
“天工Ultra”起跑
“天工Ultra”起跑
强大的技术支持
是“天工Ultra”夺得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背后的秘诀所在
来自深圳企业优必选科技的“天工Ultra”
身高约1.8米、体重约55公斤
今年不仅将时速从6千米/时
提升到最高峰值速度12千米/时
还通过搭载“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
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变得更聪明
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
人形机器人“天工Ultra”
比赛中
另一位来自深圳的人形机器人
乐聚-夸父(kuavo)
也在比赛中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画面
在本次比赛20个机器人队伍中
夸父有着55公斤的体重
是“最重量级”的选手
本次比赛
是运动员和人形机器人同步开跑
在运动员并行的另一侧专用跑道上
共有20家机器人赛队激情角逐
“天工”大步奔跑
“旋风小子”超级努力
还有戴“防晒帽”比赛的机器人
……
马拉松参赛机器人跑姿大赏,快来看看



人形机器人半马结果出炉!原来你是这样的跑步健将
人形机器人半马含多个奖项
在起跑站位时,参赛机器人将按“Z”形排成2列,同一列机器人前后垂直间距为3米。依次发枪起跑,每个参赛机器人出发时间间隔1分钟,原则不超过2分钟。
参赛机器人须在专用赛道内进行比赛,机器人间距应控制在1米以上,且不得妨碍其他参赛机器人的正常行进。
赛道左侧道路为赛事保障道路,含领跑员在内每支赛队最多可安排3名参赛选手同时进入赛道。赛道内还将设置若干补给站,赛队可在补给站内更换电池、机器人和进入赛道的比赛选手。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设裁判长、主裁判、随行裁判。比赛过程中将由裁判长为每个参赛队伍指派一名随行裁判,佩戴具备录音、录像功能的记录仪,全程跟随参赛队伍。
赛队更换机器人或更换电池需要向随行裁判示意,并经随行裁判同意后进行换电、更换机器人的操作。机器人通过起点线时开始计时,通过终点线时停表,机器人成绩为比赛计时与罚时总和。
全程超21公里
赛道地形环境丰富多样
此次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起点,设在南海子公园一期南门,终点为通明湖信息城,全长超21公里。机器人途经南海子公园、泡桐大道、文博大桥、通明湖公园等北京经开区的标志性点位。
比赛的地形环境丰富多样,包含平地与坡道,最大坡度≤9°。赛道虽整体平顺,但对机器人而言,每一处起伏都是对其稳定性和动力系统的考验。
线路中,共设有6个左转道与8个右转道,转弯角度≥90°,这要求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转向能力。值得一提的是,终点前还设置了1.5公里的直道,在经过漫长赛程后,这段直道成为机器人全力冲刺的舞台。
人机互动的想象
已经进入Next Level!
深圳正以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马拉松赛道
这不仅是个体突破
更是“深圳智造”实力的精彩呈现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综合自央视新闻、深圳特区报、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读特新闻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