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史上超尴尬跨国见面?甲亢哥和大张伟“梦幻联动”争议不断!

广东最生活 2025-04-08 14:29

昨天下午,“甲亢哥”开启长沙行直播。长沙市中心大屏上新巨幅海报,欢迎“甲亢哥”来到长沙。

此前,大张伟歌曲《阳光彩虹小白马》因歌词中的“内个内个”与英语中带有歧义的词语发音相似,曾引发文化误读。

“甲亢哥”在一次直播中听到后情绪激动,其夸张反应成为网络“整活”名场面。误会化解后,该曲在海外意外走红,成为热梗。

所以当长沙公布“甲亢哥”和大张伟来一起录综艺时,所有人都在期待两位抽象派大哥能整出什么新活来。

正当所有人满心期待“甲亢哥”和“大张伟”来一场世纪级会面时,没想到芒果台“拉了坨大的”,微博词条#芒果 尴尬 #登顶热搜榜首。

节目流程策划生硬

各种操作令人疑惑?

首先是节目组的刻意编排与流程生硬令各大网友感到不适。芒果台将甲亢哥与大张伟的见面设计为综艺录制环节,加入竹竿舞、长沙话教学等剧本化流程,导致互动僵硬。

主持人没有充分考虑甲亢哥团队的语言障碍,强行加入“少林功夫PK”“方言猜词”等传统综艺环节,甲亢哥全程麻木配合,完全失去了“甲亢哥”自由探索的直播初衷。

节目全程还夹杂着芒果会员卡、综艺节目宣传等广告内容,甚至将甲亢哥的行程包装为“推销传统文化”实则推广商业产品。

离谱的是,甲亢哥甚至被要求举着芒果VIP卡配合广告植入,赠送芒果TV终身会员卡,被网友调侃“对外国嘉宾无实际价值,纯属蹭流量”。

甲亢哥当天感冒不舒服,然而在直播中却被推销槟榔以及强行喂食辣味食品和白酒,文和友老板借机推销自家产品等行为,让人不得不认为节目组是在消费嘉宾热度。

而且,槟榔在中国被国家明确列为一级致癌物,具有成瘾性。

虽然湖南、海南等槟榔主产区正推动地方立法,尝试将槟榔定位为 “地方特色农产品” 或 “嗜好品”,参照烟草监管模式。但让一个国外知名明星在公众面前去尝试品鉴似乎并不妥。

而且重头戏的部分,更是一言难尽。在所有人都十分关心的合唱《阳光彩虹小白马》时,除了“甲亢哥”,所有人都刻意回避了“内个”的歌词不唱,仅让甲亢哥独唱敏感段落,不得不说是有点“过度自我审查”了。

在晚餐环节,“甲亢哥”还被迫体验了一把“酒桌文化”,疯狂敬酒,录到最后,“甲亢哥”已然面露疲态了。

过度商业化营销

造成文化推广反效果

此外早些时候,“甲亢哥”曾在直播中透露:长沙的直播可能是最后一场,但同时也考虑多去几个城市。

没想到“甲亢哥”中国行最后一场却以这样的闹剧收场。

“甲亢哥”在中国直播累计观看量超5000万,带动长沙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品牌海外曝光,但也为地方文旅管理敲响警钟。

甲亢哥中国行最大的意义是通过一镜到底直播展示中国高铁、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科技实力,以及市井烟火气,让外网观众感叹“CNN滤镜被击碎”。

其少林寺习武、中医把脉等体验,都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鲜活案例。

然而此次参与的综艺节目却只聚焦在“商业化”“机械化剧本流程”,被网友怒批:“丢掉文化内核,只剩娱乐泡沫!” 而甲亢哥因直播真实性积累的信任,也在这种综艺剧本中消耗殆尽。

这样的后果是,是否会有外网粉丝觉得,之前展示中国的一切美好其实都跟综艺一样是剧本呢?

在全球直播的时候,过度商业化和剧本化,毁的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更是国际传播的信用体系。

中外交流新尝试

不完美却值得被记住

但无论如何,这次“甲亢哥”与大张伟的同框已经成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此次事件既是网红经济与城市营销的结合案例,也折射出中外文化互动中的冲突与包容,为未来国际传播提供新思路。

甲亢哥与大张伟的会面,既是娱乐事件,也是文化现象。它既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潜力与挑战,也揭示了流量经济下的机遇与隐忧。

其意义不仅在于当下的热度,更在于为未来中外合作、内容创新和价值观传递提供了参考样本。正如网友所言:“这是一次不完美的尝试,但正因如此,才更值得被记住。”

编辑:Selex

图片来源:央视网、中国新闻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东最生活出品,转载请联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