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上午,省中运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体育局有关领导,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中山市筹备工作委员会,以及南方日报等7家媒体出席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程大欣介绍了广东省举办中学生运动会的背景以及本届省中运会的基本情况和前期筹备情况。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由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联合主办,是我省中学生每三年一届的体育盛会。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作为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教育强省、体育强省、健康广东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本届省中学生运动会,将有利于推动学校体育深化改革、有利于挖掘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必将推动我省学校体育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程大欣副厅长在发布会上还介绍了广东推动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相关情况。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相关精神,省教育厅2月5日印发了《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通知》对举办综合性运动会(体育节)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希望各地各校努力克服场地、师资、课时调配等困难,有效增加体育课时,丰富体育竞赛活动,全力推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让孩子们处处可运动、人人爱运动,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全社会形成健康第一的共识,形成关心支持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作德介绍了本届省中运会的筹备进展情况。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2023年底正式启动筹办工作,印发筹备总体工作方案,成立市筹备工作委员会,统筹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市筹委会内设15个职能工作组,各工作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协同配合推动各项筹备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中山市人民政府还投入1000多万元加快推动兴中体育场维修改造以及中山纪念中学、华侨中学、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场馆修缮和升级改造;精心打造以“忆畔古香山,逐梦新湾区”和“恰时光绚烂”为主题的一场体现时代精神、中山特色、体育特点的开闭幕式文艺汇演;完善在食宿、交通和志愿服务方面保障工作;举办一系列省级锦标赛,既为省中运会作了预热,测试场地器材,锻炼团队组织,也为省中运会营造了赛事氛围。结合市教育和体育局印发的“天天动起来、喜迎省中运会”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为省中运会预热造势;中山市严格遵循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的各项要求,精心准备、悉心安排、细心工作、贴心服务,全力以赴做好省中运会筹办工作,为全省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追逐梦想的舞台。
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本届省中运会的会徽、吉祥物、主题歌曲和主题口号。
会徽《腾飞》以中山的“中”字草书为创意源泉,巧妙融入“深中通道”、跑道、彩带、圣火等元素,整体呈现出奔跑的运动健儿形象,彰显了运动健儿砥砺奋进、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
吉祥物“岐岐”,名字取自中山的“母亲河”岐江河,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山市五桂山地区的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小灵猫。身着运动装的“岐岐”,充满青春活力,展现了中学生的蓬勃朝气。
主题歌曲《风起岐江边》采用现代电子音乐与传统行进曲相结合的编曲方式,歌词豪迈有力,旋律大气磅礴,体现了顽强拼搏、勇于竞争的体育精神。
主题口号“博爱中山,激情中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饱含情感,展现了运动健儿朝气蓬勃、奋勇拼搏的精神面貌。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彭晓新介绍了本届省中运会的市场开发计划。此次省中运会的赞助层级将从高到低分为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三个层级。发布会上,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与广东金视体育有限公司进行了市场开发授权签约仪式。
本届省中运会由中山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2025年7月15日至31日在中山市举行。本届省中运会竞赛项目共设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健美操、啦啦操、跳绳、定向运动等12个竞赛大项,细分为262个小项比赛,比上届增加了10个小项。在竞赛分组方面,田径、游泳、武术套路、定向运动分高中组和初中组进行比赛,排球仅设高中组,其他项目则不分组。此外,赛事期间还将同步举办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中山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主要由学校承接比赛项目。
随着新闻发布会的召开,省中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将全面加速推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届省中运会必将取得圆满成功,为广东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增添新的光彩。
中山市筹备工作委员会各重点部门和协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