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外卖?京东“有心”,达达“出力”|南方产业观

南方产业观察 2025-02-14 17:29

如今点外卖,除了美团和饿了么,打开京东也可以是一个新的选择。

近日,京东外卖正式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主打“品质外卖”。目前,用户打开京东App,在秒送频道,就能看见外卖入口。2月11日,京东直接宣布,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外卖商家,全年0佣金。

一时间,“京东要向美团宣战”成为了行业内热议的话题。

作为京东的掌门人,刘强东在2024年定下的“三大必赢之战”中,即时零售位列其中,看来刘强东是计划将“战火”持续到2025年。京东的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增量,这个无可厚非,即时零售这个蛋糕,也的确具有想象力,特别是京东本来有零售基础,然后也有达达这样的配送队伍,比起抖音来做本地生活的即时零售,又多了一份底气。

为了做外卖,抖音一度传言想要把饿了么“拿下”,可见在外卖这个业务上而言,骑手作为终端配送的最后一环的重要性。

但是要挑战美团,抖音还没做成,京东会有戏吗?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光要看京东,还得看达达。

作为京东外卖的主要组成部分,达达秒送承担起了京东外卖的主要配送工作,也是关乎到京东外卖能给到用户最直接“品质”体验的环节。

资料显示达达集团(DADA)于2020年6月5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京东集团于去年9月收购沃尔玛持有的达达集团全部股份。今年1月,达达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京东集团于1月25日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提案,拟以私有化交易的方式,收购除京东已持股份外的达达全部流通普通股。

由此可见,京东对达达大手笔的投入是早已经为外卖业务有所布局。而作为外卖配送平台,据去年12月达达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平台的骑手数量为120万,同样是外卖配送平台,饿了么拥有超过400万的骑手,美团更拥有近800万的骑手,光从骑手数量上就可以看出,达达在配送能力上与饿了么和美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骑手不够,招多点不就行了?但是成本就要增加不少!

据达达集团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2024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72.31亿元,去年同期累计收入为77.54亿元,同比减少6.74%。2024财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8.12亿元,去年同期累计亏损为6.75亿元,同比扩大20.20%,不难看出,还处于亏损的达达想要“出力”也不容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透露,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92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477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53.4%。

外卖作为一个单价不低频率较高的消费场景,对于每一个消费平台而言都是一个希望分的一杯羹的“蛋糕”。有更多的平台希望加入推出差异化的服务,对于消费者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进入新的市场会带来不小的挑战,对平台自身也将是考验。毕竟外卖是“重运营、重基础设施”的生意,平台需在商家、运力、用户三者间找到平衡点,缺一不可,其本身对于配送体系、城市运营体系和技术算法等综合能力和投入都非常高。过往滴滴和抖音都曾有过不成功的试水,浅尝辄止后退出市场。目前在商家丰富度、价格竞争力和履约时效上均不占优的京东有多大的进入机会和多长的机会窗口还有待观察。

南方+记者  叶丹

话题研究员 刘静

编辑 刘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