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万工程”指引下,
四会市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建设新路径,
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
全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促进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推进文化站评估定级,提升服务质量
四会市积极完善文化站的各项设施设备,加强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一系列努力,全市13个镇街文化站均成功被评定为上等级文化站,其中特级文化站2个(东城街道、罗源镇),一级文化站 11个。
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
四会市文广旅体局积极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提质增效工作,将其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2024年,肇庆市下达的任务是完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75%的目标,四会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丰富活动等措施,实际完成达标率81.94%,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重结合当地村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如传统民俗表演、农业技术培训讲座等,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村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四会市积极探索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充分挖掘乡村潜在资源,融入特色文化元素。如石狗镇利用乡村振兴综合驿站打造新型阅读空间,从全方位装修改造,再到购置书籍和配备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为村民打造出便捷、舒适的阅读场所。
四会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依托新型阅读空间,定期开展亲子共读、读书分享会、文物展览、文艺精品演出等多样文化活动。
2024 年,四会市图书馆和文化馆共同发力,建成了大沙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文化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7美术馆、四会中学高新学校公共文化新空间。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各具特色,为村民、游客和学生带来不同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交流与教育发展。
目前,
四会市已基本形成
“15分钟乡村文化生活服务圈”,
村民参与文化活动更便捷,
享受服务质量更高。
接下来,四会市将持续深化乡村文化建设,巩固文化站评估定级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成果,进一步优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布局,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推动乡村文化与旅游、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让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实现“百千万工程”目标贡献更多文化力量。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四会市文广旅体局
编辑丨邝绮璇
责编丨卢 静
主编丨黄乃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