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少女

作者 黄艳姿 2025-03-08 15:42

夜色里的风吹过,鼓点暂停,陈鑫桐脱下“狮尾”,倍感凉爽。

作为南海里水宏岗信義堂女子狮队的“大师姐”,陈鑫桐白天是电商客服,要服务各种客户;晚上却是狮队的一员,带着队员妹妹们在公园里训练舞狮,扭头摆尾,活灵活现。

她所在的女子狮队成立于2023年,有两个特殊之处:既是南海首支常态化运作的女子狮队,也是一支基本由“零零后”组成的狮队。

夜训中的信義堂女子狮队。 黄艳姿 摄

夜训中的信義堂女子狮队。 黄艳姿 摄

她是电商客服,也是狮队“大师姐”

在南海,人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醒狮的。大的节日、庆典,如果没有请来醒狮,那简直就像做菜缺了盐。

但过去多年来,南海都没有一支常态化运作的女子狮队,似乎这项发源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与女子无缘。

“可能因为舞狮对体力的要求高吧。”陈鑫桐说。她用动作举例:作为“狮尾”的她,扎稳马步,弯腰抓紧前方“狮头”扮演者的腰带,一颠一举,将扮演“狮头”的队员黄锶琪高举过头。

这是舞狮中常见的一个动作,一般的男生要做得标准,也要训练很长一段时间。对于女生来说,要将一个几十上百斤的人举起来,难度更大。

所以,即便已经是“老狮尾”了,每次做这个动作发力的时候,陈鑫桐的脸上还是露出了咬牙切齿的“痛苦面具”。

虽然训练又累又苦,还可能被惊讶的目光包围,但是总有人被醒狮的魅力吸引,即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这方面的“刚需”。

刚刚20岁的陈鑫桐就是典型。在工作日里,她是一名早上9:30上班,傍晚7:30下班的电商客服。她的队友,也没有一个是专业的舞狮从业者,全因爱好聚在一起。他们之中有小学生、高中生、职校生,有人在佛山,还有人在更远的广州、肇庆、清远。

这群“大忙人”,学习、工作时间非常紧张,却甘心把宝贵的业余时间用来舞狮,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更何况,狮队的训练时间很长,早上是9点半到11点半,下午3点到5点半,一天下来要练4.5个小时。

有时候要准备表演或者是比赛,晚上还要再加练2个小时。到了夏天,训练流的汗,能让衣服湿得拧出水来。

作为一个松散的、自愿自发参与的民间组织,狮队的训练从来就不是强制性的。但自从加入狮队,除了疫情防控期间,只要得空、只要没事,陈鑫桐和队友们就会到狮队所在的宏鹰公园训练。

走过春秋冬夏,女子狮队终于把过硬的本领练了出来。

敞开大门,让更多人“进门”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信義堂女子狮队度过了一年里最繁忙的日子。大年初八的里水狮会,是陈鑫桐印象最深的一场表演。

那天,陈鑫桐和搭档在台上轻盈灵动地跳跃、翻滚、腾挪,将传统套路“福地寻宝”中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各种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满堂喝彩。

她享受这样的时刻。热烈的掌声,是对她十年坚持最大的认可。

大年初八的里水狮会,女子狮队登台表演。 受访者供图

大年初八的里水狮会,女子狮队登台表演。 受访者供图

陈鑫桐与醒狮的结缘,始于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她因为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一下就爱上了醒狮。

一开始是打鼓。上了初中后,学校里没有舞狮的社团,她就自学狮头的动作,一学就是好几年,直到进入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就读。

那时,陈鑫桐开始将自己的练习视频发到网络社交平台上。机缘巧合亦或是大数据算法推送,信義堂的主教练何颖斌看到了她的视频,并邀请她到狮队来“玩”。

在里水,信義堂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武馆和南狮基地,拿过的奖状、奖杯占满整面墙。因为南狮中的许多动作都是由武术演化而来,所以在广东,绝大多数的狮队都有武术传承。信義堂也是如此。主教练何颖斌,就是武术、龙狮两个项目的国家级教练员和国家级裁判员。

主动向陈鑫桐递上“橄榄枝”,是因为他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南狮要传承下去,就要敞开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特别是年轻人,无论男女。

主教练何颖斌正在指导小学员动作。近年来队员里多了不少女孩子。 受访者供图

主教练何颖斌正在指导小学员动作。近年来队员里多了不少女孩子。 受访者供图

他希望把更多人“领进门”。但要让更多人“进门”,就必须解决一般情况下女生体力不如男生的问题。何颖斌的想法是,女性或许刚猛不足,但柔韧更强,因此可以根据女性的特质,来设计动作。

他这么想,也这么做了。调整危险系数高的难度动作,更加注重狮子的神态、细节,压实基本功……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何颖斌也没预料到,到最后真的能组建起一个像模像样的女子狮队。

但后来,他发现,事情可能比想象中更乐观。

网红女鼓手,让醒狮被更多人看到

南海民间崇尚武术、醒狮,每年寒暑假,都有不少男生被家里人“逼”着来信義堂学习、锻炼身体。近年来,主动找上门的身影里,多了不少女孩子。

在狮队担纲“狮头”的黄锶琪,就是其中之一。

清瘦的身材,一头未及耳的短卷发,带着耳钉,在广州学艺术设计的黄锶琪看起来又酷又潮。

因为爷爷习武,父亲业余时间也在村里的狮队打鼓,她从小就喜欢舞狮。以前每逢节庆村里的狮队出动,她就跟着父亲一起,混在狮队里“打杂”。

虽然爷爷和父亲都在这方面有所涉猎,但对于黄锶琪的这个爱好,一开始他们也是不支持的。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她都是跟着视频自学狮头的动作。为此她还专门买了一个狮头,粉色的,自己在家练。

后来,她带着她的粉色醒狮一起,加入了信義堂女子狮队。如今,这只粉色的狮头,被她舞得虎虎生威。

学艺有成,醒狮少女们最希望的,是她们的表演能被更多人看到。鼓手陈乐怡就经常用这个目标鼓励自己。

这个还不满18岁的姑娘,一头长发,肤色白净,看上去是一个斯斯文文的乖乖女。她的“隐藏身份”却是“武二代”。

陈乐怡出生于武术世家,父亲在西樵开了间武馆,主教咏春,也教舞狮。从小,陈乐怡就跟着父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她所读的西樵听音湖实验中学,她是他们班上唯一的武术特长生。

2023年,她来到信義堂学习洪拳。也是在这一年,信義堂女子狮队成立,陈乐怡进入狮队,成为队伍中的鼓手。

在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陈乐怡是女子狮队中最忙碌的一个。在家里过完除夕,大年初一她就归队了。

初一里水、初二吴川、初三清远、初四肇庆……最多的一天她出了5场狮,有时候是表演,有时候是比赛。只要堂里出狮,不论是男队、女队,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陈乐怡都尽量参加。

图为正在比赛的女子狮队。她们希望能够站上更大的舞台。 受访者供图

图为正在比赛的女子狮队。她们希望能够站上更大的舞台。 受访者供图

打起七星鼓的她,是与平时完全不一样的状态,英姿飒爽、眼神凌厉。

因为“女鼓手”的标签加持,有她的舞狮视频在网上广泛流传,不少网友留言评论“霸气!”“鼓响狮醒,醒狮的灵魂被她敲出来了。”

一个“小目标”:站上更大的舞台

“现在来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何颖斌数了一下,近年来稳定在信義堂学习武术、醒狮的,女子约有15人,年纪最大的今年20岁,最小的年仅9岁半。

他发现,随着一批“80后”当上父母,他们对于“女性能否舞狮”的观念,明显比上一代人更开放。

“其实我们最初是希望她去学舞蹈、音乐,没想到她能吃这个苦。”另一位女队员,正在读小学5年级的黎韵澄的母亲黎丽苗说。

他们家有2个孩子,大的是男孩,早早就送到了信義堂习武练舞狮。小的就是黎韵澄,从幼儿园开始就报了舞蹈班,学了五六年,但可能天赋和兴趣不在舞蹈上,进步达不到预期。

去年暑假,家人把黎韵澄和表哥、表姐一起送到了信義堂,开始学习黎韵澄口中“很帅”的武术、醒狮。最后,表哥表姐们熬不下去退出了,年纪最小的黎韵澄反倒坚持了下来。

后来,黎韵澄还在年前参加了市级武术比赛,拳、棍分别拿了三等奖和二等奖,“师公、师傅都说她的发力、角度很准。”妈妈黎丽苗言语之间满是骄傲。

更让黎韵澄和妈妈更开心的是,打了半年基础,很快她就可以学鼓了。这是她在狮队里最喜欢的角色。即将得偿所愿,黎韵澄动力满满。

过去,醒狮是家长眼中不适合女孩的业余爱好。但看到孩子确实喜欢,且能够在其中获得快乐、取得成绩,家长没了顾虑,态度也就发生了转变。

不论是陈乐怡自己,还是整个女子狮队,都乐于看到这样的转变。作为女子狮队的组建者,何颖斌更是如此。

未来很长,能走多远不可知,但这支女子狮队有一个“小目标”: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广东举行。期间将设群众比赛舞龙舞狮项目,其中就包括南狮项目。

她们希望能够站上这个舞台,被更多人看见。

撰文:黄艳姿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