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茂名市电白区第二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召开。纵览区委全会报告(下称“报告”),“改革”一词出现了147次,预示着电白将进入新的“改革时间”。
报告显示,电白将聚焦六大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电白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电白做服务和融入茂名新城的表率,担当茂名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电白高质量发展到了不改就跟不上时代的关键期,我们停不得、等不得、慢不得。”茂名市副市长、电白区委书记高雪山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激发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中国建筑之乡、中国沉香之乡、中国特色休闲县市、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区)、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区……一个个重大成就见证着许多人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的黄金岁月,也演绎着电白的时代变迁。2023年,电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40亿元,如今奔跑的脚步始终不曾停歇。
纵观过去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顺应发展大势,通过改革从根本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宜的制度环境。
今天的电白,产业发展动力不够强、建设用地紧张、劳动力外流、城乡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不够高等短板问题不容忽视。正因此,必须抓住时机、乘势而上,通过对体制机制的改革解决掣肘电白高质量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以“电白之制”推进“电白之治”。
六大领域改革,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科技创新、深层次开放、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任务,既突出重点,也直击痛点:
——聚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跑出电白产业发展“加速度”。
——聚力深化“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改革,绘就电白城乡融合“实景图”。
——聚力深化基础支撑领域改革,打造电白创新发展“动力源”。
——聚力深化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扩大电白经济发展“地图册”。
——聚力深化民主和民生领域改革,奏响电白人民幸福生活“最强音”。
——聚力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筑牢法治平安电白“防护网”。
电白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往细处说,就是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加快补齐短板,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实现全面突破;推动平台、人才、机制创新发展,以创新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以更开放胸怀、更坚实步伐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通过改革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
往高处说,就如电白区委书记高雪山所言,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我们越要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破除瓶颈、化解风险,推动电白在各领域都做到领跑在前。
说到底,电白立志于在融入茂名市“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上做出示范,做服务和融入茂名新城的表率,担当茂名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就是要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当头兵、打头阵,就是要扛起重担、主动作为,就是要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就是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全力发挥改革“关键一招”的重要作用,探索形成一批改革举措、改革经验、改革典型,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下好经济发展先手棋
迈入改革新征程,要在茂名高质量发展中领跑,先手棋怎么下?
答案,从问题中寻找。当前,电白经济受制于产业支撑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够科学等问题,进入发展“瓶颈期”,亟待以改革之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于关键处落子,就是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用“有形的手”激活“无形的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新优势新动能。正因此,区委全会报告提到,电白将坚持把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主战略,推动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壮大。
传统主导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报告提及,电白将坚持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全力以赴做大海洋经济,大力实施建筑业提升行动,加快提升沉香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发力做优文旅产业。
其中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风向标”。比如,电白将成立建筑业服务中心,谋划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成立沉香业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沙垌沉香综合体、岭南沉香温泉、南药墟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广“乡村微工厂”,建好N个乡镇加工产业园;成立农文旅公司,培育露营、文创、夜市、农业观光等新业态,全力打造沿海联链、文旅康养、百里沉香三条示范带。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集聚壮大?报告提及,电白将以“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构建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变革,也是新旧动能的转换。近两年,电白紧抓风口开拓产业新赛道,引入规划总投资40亿元的欣旺达电白生产基地,推进建设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推动新能源产业聚能成势,便是绝佳佐证。
为进一步突出制造业当家,电白提出,将紧跟茂名市“五链共建”工程部署,健全“欣旺达电白基地”延链、“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拓链全产业链投入机制,全力支持推进“茂名石化”升链、“零碳产业园”建链、“华南钛谷”壮链;推动欣捷安一期(第二阶段)实现今年正式投产;加快推动百强电子、三翼、华起油脂等项目建设,实现年底试产;推动高性能稀土、恒生新能源等项目落地开工。
要引进来,更要留下来。电白计划用改革硬举措打破“玻璃门”等壁垒,通过健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纾困帮扶,健全企业服务中心运营、重点项目“七个一”“企业服务官”“帮办代办”“马上办”等机制,设立暖企基金、产投基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要迈向更高目标,格局要更远大,开放要进入更深层次。报告提及,电白还要大胆“走出去”,主动对接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佛山南海对口帮扶协作工作,增强承接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战略资源辐射的能力,加强与长三角等区域的有效对接,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走出城乡融合新路径
近段时间,电白各镇街纷纷成立强镇、强村公司,寻求通过整合产业和人才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电白在落实“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探索以机制的改造,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改革,是为了破除瓶颈,提速发展。“百千万工程”,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的使命,如今即将进入第三年,到了要“初见成效”的时候。
浏览电白区委全会报告,一条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正在逐渐清晰。
城市更新开启新篇。电白是茂名向东向南靠海发展的主战场,是服务和融入茂名新城的主阵地。以此发力,电白致力于加快建设成为产城融合发展实验区。
其一,电白谋划推进电白城区与茂名新城交通道路快速化连接,推动配套齐全、环境优化,做好要素保障,护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实现与茂名新城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其二,电白锚定“新兴产业+高端社区+智慧服务”产城融合方向,规划城区新中心,依托欣旺达、长盈科技等优质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扩容提质,高标准建设虎山社区,打通水东大道、凤凰大道并做好周边规划建设,打造集智能枢纽、总部高地、科普基地、城市绿心、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产城融合实验地。
乡村蝶变逐步显现。电白247个村通过市美丽宜居村验收,“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全部成立强镇强村公司,民宿、电商等新业态竞相涌现,经济格局和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电白将继续补齐短板,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实现全面突破。
整体谋划上,电白已联合央企和省属国企、优秀民企组成设计联盟推进镇村规划,后续推进“百千万工程”十一项行动。下一阶段,电白将提速培育、加快建设、抓好运营4个典型镇和35条典型村。同时,鼓励其他镇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整体联动的空间格局。
经济发展上,电白将引导各镇街继续做大做强农业、海洋、沉香、文旅等特色产业,同时整合资源,完善强镇、强村公司运营机制,强化农村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通过“国企+村集体”“农村CEO+村集体”“政府+公司”等模式,激发镇村经济活力,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区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全覆盖。
乡村振兴需内外协同发力。电白将抓住重点建筑业央企、优质建筑业民企结对帮扶、佛茂“村企共建、村村结对”帮扶、“万企兴万村·百会帮百镇”等机遇,通过创建合资公司、“微利+公益”等合作模式,引导外出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兴业,推动帮扶合作出成果。
南方+记者 邓建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