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⑤|传承家风家训,打造富有“灵气”的美丽庭院

中堂政法 2024-12-18 11:54

编者按

即日起,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联合镇融媒体中心,推出《“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系列报道,以一个个生动实践展示中堂镇“百千万工程”的建设成果,推动全镇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发展氛围,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向全域全面铺开深入推进。

案例名称

以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初心,建设富有家风家训“灵气”的美丽庭院——中堂镇妇联推进“百千万”工程“美丽庭院”专项工作

案例描述

基本情况

中堂镇妇联深掘“美丽庭院”丰富内涵,推动“美丽庭院”建设与家风家训等元素有机融合,使“美丽庭院”扮靓乡村颜值,同时更起到涵养家庭文明、乡风文明的作用,助力乡村善治,为“百千万工程”赋能。

实施内容

1

在庭院硬件建设上连接家风家训教育阵地。结合绿美生态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在黎氏大宗祠、潢涌陈列馆、陈伯陶史迹陈列馆等家风家训教育阵地重点推进“美丽庭院”建设,进一步美化提升教育阵地周边环境,发挥“美丽庭院”实用功能。比如,在陈伯陶史迹陈列馆周边,打破传统藩篱,引导建设开放式庭院,既增加美观度,同时更好弘扬家风家训。

潢涌村“美丽庭院”

改造后

潢涌村“美丽庭院”

改造前

鹤田村“美丽庭院”

改造后

鹤田村“美丽庭院”

改造前

2

在庭院空间布局上引入家风家训内容。充分利用中堂特色家风家训文化资源,探索“美丽庭院+家教家风新模式,厚植“家文化”。比如,把中堂“德本文化”、村规民约等巧妙融入到“美丽庭院”的装饰和布局中,让“美丽庭院”成为延续家风文明的新载体,创造出既美观又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家风的熏陶,为推动乡风文明、基层善治注入持久动力。

改造后

潢涌村德本文化长廊

改造前

下芦村“美丽庭院”

改造后

下芦村“美丽庭院”

改造前

3

在庭院装饰设计上融入儿童友好元素。将儿童友好元素融入到“美丽庭院”建设,引导群众打造“童享小院”和“童学小院”。结合古村人文历史等资源,制定“美丽庭院”导赏线路。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质,开展“美丽庭院”小主人导赏员活动和相关研学活动,助力儿童劳动、探索、社交等综合能力发展,发挥庭院载体传承优良家风、寓教于乐的作用,走出一条儿童友好的庭院研学教育路径

▲ 中堂镇开展“美丽庭院”小主人导赏员培训班

4

 在活动中培育弘扬文明。以“美丽庭院”建设为契机,开展各类社区服务活动,赋予并激活庭院的多重价值。比如,通过开展“建美丽庭院晒幸福家风”、“保护绿色生态,共建美丽家园”等活动,以及村史村志研学、专题讲座等家风家训活动,进一步增进群众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此外,通过在潢涌典型村举办“美丽庭院”系列活动,有效盘活“沉睡资产”,丰富“庭院经济”,推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 潢涌村为“美丽庭院”典型户颁奖

▲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成效

一是通过结合家风家训、家庭故事宣传,进一步提高基层群众对“美丽庭院”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二是通过探索“美丽庭院+家教家风”模式,使“美丽庭院”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展示和教育窗口,进一步丰富“美丽庭院”内涵价值,助力乡村和谐。三是通过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户”推选、沙龙和培训等活动,引导更多群众争做“美丽庭院”的建设者、家庭和谐的守护者、庭院经济的经营者,提升群众的“家园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目前,中堂镇妇联已推动鹤田、江南、三涌、下芦、湛翠等5个村入选市“美丽庭院”典型村(社区),指导潢涌和江南两个省典型村建成2条“美丽庭院”示范街,全力打造5条“美丽庭院”示范街,累计创建“美丽庭院”典型户311户

资料来源丨中堂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编 辑丨彭文悦

校 对丨程思敏

责 编丨汀   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