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24中国营商环境50人论坛”上,河源市东源县《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政务AI集约可信办事,赋能企业群众县域经济活力》案例,凭借突出的创新性、实效性与示范价值成功入选“中国地方政府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据介绍,该论坛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省企业形象研究会、《浙商》杂志社联合主办,是研究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其评选出的优秀案例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2024年9月,河源市委、市政府将东源县确定为“政务服务‘就近好办’赋能‘百千万工程’改革”试点县。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东源把推进试点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聚焦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从制度机制优化和办事场所改造两方面入手,围绕基层政务服务办事场所优化、事项规范管理、办事方式拓展、服务效能提升、数字化赋能等5大方面,以群众和企业满意为出发点,以“就近”便民、以“好办”惠民,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着力打造东源县“就近好办”政务服务品牌。
东源以“就近”为改革关键词,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导向,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打破地域限制,延伸服务触角。该县积极推动全部门全事项进驻政务大厅,36个部门1476项事项实现“一门通办”;全面推行综合窗口集成受理,27个部门1050项事项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稳妥推进事权下放,下放乡镇事项289项、村(居)78项,实现“就近办”;创新推行县镇村三级联办,49项高频事项跨部门跨层级可办;打造库区“跨域办”服务模式,设置“联合办理”便民服务点,12项库区移民高频事项实现“县域通办”;拓展延伸远程“视频办”,设置“视频办”窗口,271项事项实现“视频办”;持续提升即办服务水平,深化简政放权,简化优化办事流程,605项事项实现“即收即办”。
东源以“好办”为改革关键词,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智慧服务实现政务高效便捷,有效破解政务服务业务“忙闲不均”问题。在县政务服务大厅一楼新增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放了粤智助、出入境办证、身份证办证、税务、不动产查询等自助机13台,可办理286项事项;推行办事指南“码上”服务,按照即办、承诺、高频等进行分类,整合政务服务大厅所有事项到一个二维码,实现办事“要带啥”从口头线下告知向电子信息告知的转变;打造群众智能服务区,推出AI智能问答助手,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智慧服务。目前,383个高频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零跑动事项占比93%,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
东源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国家、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持续创新政务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实现县域群众办事“就近办”“更好办”,倾力打造政务服务的“东源品牌”,更好赋能“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记者:李成东
特约记者:张小建 蓝天明
通讯员:王京
编辑:廖娜
二审:李天鸿
三审:范建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