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爱哪一位?广州越秀“感动越秀优秀教师”名单出炉!

广州教育头条 2024-09-06 13:53

9月6日,广州市越秀区举办2024年越秀区庆祝教师节活动暨第三届“感动越秀优秀教师”颁奖仪式,共10位教师获第三届“感动越秀优秀教师”称号。

你最喜爱哪位老师?快来为ta点赞吧!(可多选) 东方红幼儿园 陈楠 五羊小学 卢玉君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东华实验学校 林艳霞 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 谢雄峙 桂花岗小学 刘霞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 张丹娜 环市路小学 邱广鹰 广州市第三中学 林娜 大南路小学 黎秀贞 越秀区少年宫 吴琳娜 提交


一位好书记,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书记和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才。2024年,越秀区有13位书记校长即将光荣退休,他们都是谁?来为ta点赞吧!

为光荣退休的老师们点赞吧!(可多选) 东风东路小学原书记 彭娅 朝天小学原书记、校长 孔虹 文德路小学原书记 黄丽芳 五羊小学原书记、校长 张永红 海珠中路小学原书记、校长 江少姬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原园长 吕凤清 德艺实验幼儿园原书记、园长 冯桂丽 东风西路小学原书记 陈卓毅 东风东路小学原党总支委员 黄玲 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原副院长 何咏燕 东川路小学原书记 权延红 满族小学原校长 舒明明 七株榕小学原书记、校长 朱丹雯 提交

教育要关注“绿色化转型”

越秀区作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教育发展的高地,历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从学区制、集团化到后来的‘区管校聘’,越秀区把老师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极大盘活了教育资源,让每一个老师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颖民说。

近年来,越秀区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连续三年开展“感动越秀优秀教师”和“敬业教师”系列评选,打造越秀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样本;实施“头雁工程”,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打造越秀区“1+N+1”精准培训课程体系、实施“越教名师领军人才工程项目”等,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校长和老师。

小云雀合唱团现场表演。

小云雀合唱团现场表演。

吴颖民认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和行动,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通过数字赋能,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经济领域追求绿色GDP一样,教育也要实现绿色化转型,这不仅要求关注学生获得高质量学习结果的过程体验,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因为追求分数而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

越秀教育正打造思政引领下全面育人体系的“越秀样本”,“青少年红色立体研学”“家门口的红色学堂”等“金课”品牌持续涌现,首批44所区思政一体化基地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推动思政课改革持续创新。

此外,越秀区首创五育并举“越秀图谱”,研究制订学校“五育并举”监测指标体系,实施五育并举数据融合分析评价应用,努力让教育在课堂中发生、在家庭中深化。

截至目前,越秀区累计9个单位被评为广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学校、26所学校被评为广州市红色教育示范校。

“绣花式”改造让老旧学校“焕新”

越秀区委书记郭昊羽介绍,越秀区各学段不断提质,不仅成功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和广州市唯一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中考、高考再创辉煌。

如今,越秀区正面临着教育资源的更新换代,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提升办学条件?

越秀区持续推动新改扩建项目,通过“上天入地”建设模式,对学校进行内部改造和扩容。东风东路小学锦城校区及广东实验学校越秀学校的改造项目,不仅增加了建筑面积2564平方米,还新增了460个学位。东风东路小学本部校区及培正小学海印苑校区的改扩建工程,将增加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和270个小学学位。

除了内部挖潜,越秀区还积极向外争取资源,如取得外单位低效物业,以扩大办学空间。针对老旧学校问题,越秀区实施“绣花式”提升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基础设施。

心智是否成熟或成为学生成长关键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当前的教育。

“如今的AI已经可以轻松解开奥数级别的平面几何题,能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这种由于资源信息差带来的教育差异化,可能使得心智是否成熟成为学生成长的关键。”郭昊羽说,AI带来的变化难以预测,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都有了简单快捷的渠道,将对未来教育提出全新挑战。

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

“希望广大教师传承教育家精神,言为示范、行为人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要传承好越秀老校长、老教师们的精神和力量,延续和发扬越秀的好校风好学风,让师承底蕴传递给每一位年轻教师,打造一代又一代越秀高素质教师队伍。”郭昊羽说,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学校为教师排忧解难,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越秀这片教育的沃土上,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最后,一起来认识本次获“感动越秀优秀教师”称号的10位优秀教师吧。

东方红幼儿园 陈楠

东方红幼儿园 陈楠

向光而行的归巢“红燕”

1985年的9月1日,一个懵懂可爱的小女孩入读生命中的第一所学校——广州市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时光流转,16年后的盛夏,这位小女孩又选择回到小时候嬉戏玩耍、无比快乐的地方工作,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就是陈楠。再次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身份已然不同。从青涩到成熟,从束手无策到游刃有余,一路走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她坚持每天开展“一对一倾听”活动,倾听童言稚语,学习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日复一日用学习故事的形式记录着每一个孩子的“哇”时刻。这些字里行间充满爱意的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家庭。从教二十余年,陈楠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越秀区第四批教坛新秀,也是广州市幼儿园学段的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五羊小学 卢玉君

五羊小学 卢玉君

笑对风雨的“钢条”老师

阳光倾洒,金色的“五羊小学”四个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身体瘦弱却腰板挺直的卢玉君精神抖擞地穿梭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一一落实少先队各个执勤岗位的工作。她的乐观和坚强感动着每个五羊人。2023年卢老师不幸确诊恶性肿瘤。为了不耽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给其他老师增添负担和麻烦,她始终坚持按时上下班,没有请过一天假。她用乐观的心态,坚守着岗位,也坚守着教育的初心!她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降低工作的要求,仍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越秀区粤语讲古比赛活动、主题徽章设计大赛、主题明信片征集活动等。她牵头开展红领巾奖章的争章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出色完成少先队标准化建设考评工作。她也没有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消减工作的热情,反而积极参加“青越杯”小学中青年教师技能(命题项目)比赛,喜获一等奖。大家心疼她医院学校两地跑,劝她请假休息。她总是说:“我是‘钢条’老师,学生就是我的良药,看着孩子们的成长,我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励志与乐观,什么是奉献与担当。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东华实验学校 林艳霞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东华实验学校 林艳霞

青春生命的耀眼霞光

十六中东华实验学校以“健行”文化为特色,努力践行着让学生先立品再立学的务实育人目标,林艳霞就是学校里最坚定务实又极具创意的执行者。她坚持建设有创意的班级文化。在最近三年君武班的建设中,她以“求真知做真人”为班级精神口号,并巧妙地与班级成长的三年规划结合起来。她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参加展演,想办法设计适合的角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她还带着学生集体创作了班歌,从创编到唱响,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了君武班的班级文化与精神内核。她坚持高频率的家访,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包容在AI时代下处于青春懵懂期的学生出现的各种反常行为,科学地介入心理辅导。中考前夕,班上一位女同学因中考迫近而心理压力剧增,不想上学。林老师通过“云端”建了独立教育群,每天坚持给学生温馨问候与心灵唤醒,陪伴和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回归校园。无微不至的关心,科学细致地沟通,让孩子重拾信心,顺利地参加了中考,并考取了比预期更好的成绩。

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 谢雄峙

广州市第七中学实验学校 谢雄峙

汗洒绿茵的女足导师

在七中实验学校的足球荣誉堂内,摆满了各项足球荣誉奖杯。看着墙上记录的近年来学校足球队的发展,谢雄峙感慨万千,思绪又被带回到那绿茵场上。在2023全国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锦标赛(女子U13)组别冠军争夺战中,七中实验女足不畏强手,一举夺得全国冠军。辉煌的背后离不开谢老师多年来对女足的悉心培养。他既是球队的领队兼教练,又是严父慈母。在学习和训练方面,他处处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还是女足队员的队医和司机,长期自费为运动员备常用伤科药品、带生病队员去医院看急诊。体育专业出身的他,还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时常思想上正面引导,心理上科学疏导。他将“团结一致、奋勇拼搏、永不放弃”的女足精神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带领着女足队员在绿茵场上一次又一次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在这股不服输、敢拼搏、懂团结的精神力量的激励和鼓舞下,七中实验女足队发展迅猛,连创佳绩。其中,1人入选校园足球国家队、1人入选广东省队梯队、2人入选恒大足球学校,9人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21人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桂花岗小学 刘霞

桂花岗小学 刘霞

为爱坚守的铿锵玫瑰

桂花岗小学教师刘霞用细心、耐心、爱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他们身上无限的潜能,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学生喜欢她,家长信任她。作为一名军嫂,丈夫常年在外,她以柔弱的肩膀,无怨无悔地扛起家庭重担。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刚入高中,一个才进小学。既要面临老大高中学习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以及青春期人际交往的烦恼;又要关注老二初入学的种种不适应。作为儿媳,家里还有一个七十多岁腿脚不便的婆婆需要照顾。生活的各种烦恼委屈,孤独与困难,她都一个人默默承担,从没因此迟到、早退,没有向单位提出过任何特殊请求,更没有因为家庭而耽搁工作,学校交给的工作和任务从不推脱,总是主动担当。她用行动书写着军嫂的荣耀与骄傲。她的坚强与理解,是丈夫最坚实的后盾,也是对国家最深情的告白。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 张丹娜

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 张丹娜

润泽童心的游戏天使

14年前,刚走出校园的张丹娜怀揣梦想来到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就此扎根幼教事业。她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从一个青涩稚嫩的幼儿园教师,一步步走向成熟自信,成为幼儿园教研组长、越秀区教研组骨干,活跃在省市区各大平台向同行分享游戏案例数十场。张丹娜坚信用游戏的光芒可以唤醒成长的力量。她带领孩子用好奇的心探索未知世界,留下了童年的模样。在游戏中,她以感性追随,好奇幼儿的好奇。与孩子一起趴在池塘边听小鱼吃树叶的声音,一起用双手奏响“颜料之歌”,一起寻找“木棉花妈妈”……在游戏里,她以理性识别,发现孩子的需要。游戏不仅丰富了孩子的认知、促进了孩子的发展,也成就了张丹娜一个个闪亮的成绩,她的多个游戏案例入选“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优秀案例。

环市路小学 邱广鹰

环市路小学 邱广鹰

勇挑重担的暖心姐姐

阳光洒落环市路小学校园,每一处都是新的开始和希望,不知不觉邱广鹰已经在这里耕耘了26个春秋。“别犯难,我来吧。”她常常这样说,也总是这样做着。2023年,作为党员老师的她主动请缨,到湛江吴川吴阳中心小学支教。在支教的一年里,她事事率先,主动担当,上公开课,承担班主任讲座,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现越秀教师的风采。2020年,学校需接收一位患罕见疾病的学生小鸣来校就读。校长考虑到学生情况比较特殊,正在犯难该放到哪个班更合适。邱广鹰毫不犹豫地跟校长说:“放来我班吧,我相信我可以转变他。”于是,一场爱的旅程开始了。小鸣情绪激动不愿意上学,邱老师便主动上门家访,想方设法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孩子终于肯上学了,邱老师每天通过各种途径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并为他制定了成长计划。就这样,孩子慢慢适应新环境,笑容多了,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顺利毕业升入执信中学。教育是爱的传递,是大局为先的担当。她用温暖的心去关爱学生,以高站位的视野为学校破解难题。

广州市第三中学 林娜

广州市第三中学 林娜

勤勉躬耕的引路星辰

在广州市第三中学这所百年学府的校园里,林娜犹如一盏璀璨的明灯,用她19年的教育热情,照亮了无数学生的前行之路。从教以来,她始终坚守“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的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她连续6年担任级长,12年担任班主任。2021届高三,林娜老师在特殊时期决定留守学校,24小时在校陪伴学子们进行高考最后的冲刺,竭尽全力给孩子们提供及时的帮助。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她无数次的咬牙坚持和家庭学校间的平衡兼顾。2020年起,她的爱人便远赴贵州支教三年,两个孩子尚且年幼。面对如此困境,她从无怨言,依然坚守岗位,团结带领年级老师高质量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2022年她荣获广州市“骨干班主任”的称号;2023年荣获“越秀区敬业级长”称号。荣誉的背后,是她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责任担当。如今,刚刚圆满地送走2024届高三学子的她,又将接过了2025届高三的接力棒,开启新的征程。

大南路小学 黎秀贞

大南路小学 黎秀贞

筑梦非遗的通草名家

走进大南路小学校园,都会被南苑充满传统艺术气息、创意十足的美术作品所吸引,那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便是出自黎秀贞和她的学生之手,那是她和孩子们心灵手巧的结晶,也是她和孩子施展才华的地方。在这所极具“粤”色“粤”韵的学校,黎秀贞以饱满的教育热情默默耕耘了33载。她带着孩子们学习通草画、将剪纸与通草画融合,打造大南路小学通草画创新教育特色品牌。为了教孩子们学好通草画,她多次前往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大山了解通脱木的成长过程,走进博物馆、少年宫等地聆听大师艺术讲座,积累通草画创新教学的丰富资源。她深耕广府文化传承教育课程,编写教材,赋予通草画丰富的主题性、创新性、游戏性特征,结合剪纸、国画、水彩画、油画等美术形式,并融入语文、音乐、综合实践、科学等多门学科课程。在她的带动下,孩子们学会了各种通草画技法并深深爱上了通草画。黎老师还利用第二课堂的开设,组建了多个艺术实践工作坊社团,赋予非遗教育鲜活的生命力,形成学校“粤彩”教育的艺术特色品牌。

越秀区少年宫 吴琳娜

越秀区少年宫 吴琳娜

助梦高飞的云雀妈妈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越秀区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获得了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唯一的双冠军!向世界唱响了最美的中国童声。在这个大放异彩的合唱团中,就有一位心系团队,甘于默默奉献十余载,孩子们心中的“云雀妈妈”——吴琳娜。自2013年调任越秀区少年宫,吴琳娜深深感到“小云雀”不单单代表越秀区少年宫,更是越秀艺术教育的亮丽名片,只要是对团队有益的事情,她都会不计较得失,尽力完成。为了合唱团更好地发展,她甘于奉献,由台前转到幕后,承担繁重的管理任务。她是合唱团的“大管家”。从学生的管理到与家长、外聘老师的沟通协调;从乐谱、服装、道具的管理到梯队班级教学教研,从学员的升班考核到全宫的大招生,从合唱团专场音乐会到梯队班级汇报演出等大型活动组织协调……她事无巨细,认真对待。她是合唱团的“定海神针”。面对大量的演出和比赛,她总是为大家制定严密又细致的安排;在合唱团站上国际比赛舞台,为国争光的关键时刻,她在大后方用温暖坚定的话语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为大家做好一切后勤准备。

南方+记者 陈理

编辑 张鹏 刘婷婷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