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社2024③ | 深化新质赋能,“技能人才之都”更壮大

作者 张帆;龚名扬 2025-01-14 19:09

编者按:

2024年,是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走在前列、彰显担当的一年,在2024年广东省政府对地市5项考核中全部获得A等次,东莞成为全省获全该等次的两座城市之一。

南方+推出《东莞人社2024》系列报道,盘点东莞人社系统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总结经验,迎接未来。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东莞,是技能人才之都。2024年,东莞人社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之都”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

技能人才政策体系更完善。2024年,东莞人社制定了“产教评”技能资源开发、技能领军人才奖补申领、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立管理、职业技能竞赛办赛补助资金使用、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助力制造强市等五份新文件,持续完善技能人才“引育留用服”体系。

技能培训培养更给力。2024年, 东莞97个紧缺急需职业工种被纳入培训补贴目录,补贴标准上浮30%。此外,东莞人社开展“技能培训人人享”行动,完成学历技能素质提升35.6万人次,完成补贴性技能培训15.3万人次,核发补贴13859万元。依托“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20家分基地”,新增开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无人机等公益性实训23.7万人次。推动镇街(园区)围绕数字化、人工智能等,开展“项目制”技能培训7.48万人次。

技能资源开发更开放。2024年,东莞在全省率先建立技能资源开发机制,发布首个技能资源目录,含“产教评”、培训、评价三方面419项技能资源,立项开发“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链”等44个技术创新项目。新增5家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

东莞人社创新建立技能资源开发开放机制,搭建“教师+技师+工程师”三师联合体,新开发4个行业企业评价标准,累计开发新标准132个,其中包装工成为国家职业标准,参与开发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冲压工国家职业标准。

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更合理。2024年,东莞在全省率先探索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模式,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累计31.1万人获证,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约70%,参评企业768家,约占全省1/4,列全省第1。

技工教育更优质。东莞现有技工院校8所,在校生2.2万人,2024年输送毕业生74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提升至99%;有公办技师学院1所,为全省首批1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之一,也是世界技能大赛烘焙、工业4.0项目国家集训基地。

2024年,东莞推进市技师学院东城校区改扩建,联合市内外16所技工院校、1家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3家行业协会和本市100家企业,组建技工教育联盟,搭建师资交流、教研技改、技能竞赛、招生就业、创新创业等共享平台。

产才融合更深入。2024年,东莞人社推动全市技工院校与2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市技师学院与新能德、宇瞳光学、庆泰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新能源、智能制造、电线电缆等领域的“产业学院”。全年新增55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东莞市供电局何满棠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4年,东莞新增选树26名市技能领军人才。

技能竞赛选拔更火热。2024年,东莞选手在第47届世赛烘焙项目国家队考核中获第二名。东莞人社组队参加第二届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在国赛中获1枚铜牌,在省赛中获2金2银2铜14优胜奖。在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莱师傅”技能大赛中,东莞获得2银3铜4优胜奖,获奖情况位列广东省各市第二。在全省首次举办新职业科技咨询师技能竞赛,共举办无人机操作技术等25项市级职业技能竞赛,150人被授予“东莞市技术能手”。

撰文:张帆

统筹/摄影:龚名扬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毛敏1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