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起龙城记忆,焕新百年骑楼。1月15日,东莞记忆·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以下简称“中山路项目”)动工仪式在石龙人民广场举行,标志着“东莞记忆”项目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东莞市副市长叶葆华,市府办副秘书长陈志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中山路项目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召集人朱荣远,市财政局局长姚慧怡,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吕鹏,市住建局局长莫伟鸣,市文广旅体局局长宁康,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敬军,市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波,市发改局副局长陈宝玲,市水务局副局长莫雪峰,东莞城工集团董事长阳凤萍;石龙镇党委书记李亚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炜等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仪式。在喜庆热烈的氛围中,一众领导嘉宾共同上台推杆,打响中山路项目建设“当头炮”。
△当天,领导嘉宾共同推杆。与此同时,项目正式动工。
“上月,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开放。今天,中山路项目动工,这是贯彻落实‘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东莞实践,也是东莞全面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从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区构建系统性的保护、开发、活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重要部分。”叶葆华表示,石龙作为清末民初“广东四大名镇”之一、广九铁路的重要枢纽,拥有扎实的工业基础,传统技艺也在此得到传承,新兴产业陆续进驻,这座小镇正在焕发无限活力。中山路项目是在尊重并进一步发扬原有街区优势、原有建筑魅力的基础上,引进更多新型业态,创造更舒适和谐的购物消费生活环境,让广大市民感受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快乐生活。他相信,在党中央及省委、市委的领导部署下,石龙镇党委、镇政府的努力下,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将发挥最大效果,让全国各地特别是曾经在东莞工作、生活过的“2亿分之一”留存石龙回忆、焕新东莞记忆。
“早在2021年镇党代会报告中,我镇就已决心要规划建设和活化历史文化街区,以保护传承、优化改造为主,打造一批具有石龙印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景观,为石龙巩固和增添特色魅力。”李亚鹏感谢市委、市政府对中山路项目的指导与帮助,并表示项目将采用“有机微改造,渐进式更新”的改造方式,通过修缮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引入旗舰和首店业态,带动全镇投资和消费结构升级,让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在此相得益彰,致力于把该项目打造成历史街区改造的典范之作,使这片街区将成为石龙镇特色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东莞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刘波表示,中山路项目旨在打造出一个既能传承东莞时代记忆、彰显石龙人文魅力,又能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吸引八方来客的“金名片”。作为项目推进的中坚力量,本代建单位将汇聚优势资源,打造精英团队,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把安全管理置顶于心,组织各参建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施工,全力打造出经得起考验的优质项目。
阳凤萍表示,东莞城工集团多年来扎根石龙,成功打造了举重博物馆、人民广场立体停车场等一系列品质民心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今后将以更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进项目,发扬“用心干,做精品”的企业精神,将中山路项目打造成政府安心工程、群众舒心工程。
在动工仪式上,石龙镇人民政府与中青旅联科(北京)数字营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央企助力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正式落地,为街区深挖历史文旅资源、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领导嘉宾一行还到举重博物馆参观,在边走、边听、边看中深入了解举重运动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近距离感受举重运动的深厚底蕴与蓬勃张力。
相关链接:
中山路项目今天动工
赋能石龙老城新发展
1月7日,东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推进暨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提出要构建打造“一圈三区三带”旅游空间格局(即“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文化旅游圈,“东莞记忆”文化旅游区、岭南文化旅游区、潮玩时尚旅游区,以及莞韵水乡文化旅游带、百里山景文化旅游带、千年莞香文化旅游带),目前,中山路项目已被纳入“东莞记忆”项目“一盘棋”统筹,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被纳入东莞市六条水乡精品旅游线路、东莞市十大旅游路线、东莞十大历史文化建筑、广东省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中山路项目拟采用“有机微改造,渐进式更新”的改造方式,把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集“市井生活、休闲体验,主客共享”于一体,且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旅生活空间街区,旨在打造老旧街巷改造、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对于展示东莞集体记忆、整合旅游资源、带动历史地域复兴,打造东莞精神地标和城市风情文化客厅,推动旅游发展与“百千万工程”深度结合、互促共进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中山路巡查巷路口效果图
据介绍,中山路项目总投资金额5.5亿元,实施改造范围共约15.91公顷(涉及开发策划研究范围约47.05公顷),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基础(约8.75公顷)上,把中山路、太平路、巡查巷、南岸公园的部分建筑物纳入重点改造对象,形成“两轴一带四核心”的片区规划结构。建设内容包括:中山公园改造与提升、街区入口节点提升、市政及配套工程、建筑分类整治改造、街巷和公共空间提升、沿街建筑立面清理等。
中山公园改造效果图
街区入口节点提升效果图
市政及配套工程效果图
建筑分类整治改造效果图
街巷和公共空间提升效果图
沿街建筑立面清理效果图
作为项目的核心,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街巷肌理完整、历史人文荟萃。中山路是石龙乃至东莞最早建成的现代马路,见证了石龙在城镇化历程中58个全市(县)乃至全国“第一”的历史记录,曾是东莞最负盛名的商业街之一。2012年,中山路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东莞市首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先后孕育了2个省级、8个市级非遗项目,是享誉全市的“东莞非遗第一街”。同时,街区内拥有东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以及东征博物馆(中山纪念堂)、石龙中山公园史迹等红色文化遗存和多处名人故居遗址,孙中山、周恩来也多次到此推进革命事业,举重博物馆展陈更是新中国体育崛起的重要见证。
△中山路两侧商铺林立
中山路项目的启动,不仅是对“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生动实践,还是推动传统莞邑文脉与现代城市生活交融的重要举措。未来,这条百年老街将成为东莞文化旅游的新地标,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助力东莞在大湾区建设中打响文化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了解中山路的前世今生)
出品|石龙镇融媒体中心
文|徐晓盈
图丨陈毅德 朱梓佑 徐晓盈 刘靖童 镇老城活化指挥办
视频丨叶民轩 李泽峰
编辑|陈嘉莉
校对|朱梓佑
值班编委|孙璐莎
审发|戴晓东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众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