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两江,如何带旺三水?

作者 张秀蓝 2025-01-09 15:57

日前,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吹响“再造一个新佛山”冲锋号,并提出建设环两江(西江、北江)示范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等系列新行动、新举措。

三水,作为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之地,拥有“四山”之一的南丹山,将成为佛山建设环两江示范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一区一带”的核心板块,将在佛山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实施文旅“串珠成链”工程中迎来新机遇。

三江汇流景观。

三江汇流景观。

沿江发展

打造区域新增长极

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浩浩荡荡,汇于三水,形成了“湾区之源”,奠定了三水城市发展的底蕴,孕育了特有的文化气质。

西江、北江穿城而过,河涌遍布村镇,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让三水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绘就了“鱼翔三江、鹤舞南山”现代岭南水乡图,也塑造了这座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水韵特色。

西江、北江穿城而过,河涌遍布村镇,三水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西江、北江穿城而过,河涌遍布村镇,三水水域占全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水通天下,三江之畔轮渡、铁路通达四方,商贾来往,物流穿梭。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广三铁路沿着北江开进了河口,一批勇敢的三水“红头巾”乘着北江的水流奔赴南洋,让三水与世界相连。

水润万物,三江之水带旺了三水的水经济,从水稻、水泥、魔水(健力宝)到“中国饮料之都”盛名在外,三水在沿江发展中,早已培育出了一个“航母级”产业集群——食品饮料工业总产值达到715.2亿元,助力三水2024年入选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如今,百年火车站、百年老海关、百年老邮局依旧矗立于江畔,成为三水开放包容、汇聚天下的历史印记。北江、西江之上,三水三桥、富龙西江特大桥、直航大湾区枢纽港的三水港让三水绽放着近悦远来的时代魅力。

江水依旧涛涛,发展生生不息。近年来,三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部署,沿西江、北江打造了“西江十里画廊”“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

“西江十里画廊”涵盖西南、白坭等2个镇街和5个村居,是三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区域。

“西江十里画廊”涵盖西南、白坭等2个镇街和5个村居,是三水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区域。

其中,“西江十里画廊”涵盖西南、白坭等2个镇街和5个村居,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目前,“西江十里画廊”示范带已集聚何氏水产、上海太和水等6个优质项目,包括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种业集团打造的现代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

“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范围覆盖乐平镇、芦苞镇2镇13村。

“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节点大旗头古村。

“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节点大旗头古村。

创意带以南粤古驿道为产业轴线和文化纽带,构建“一带三廊多点”空间格局,通过活化千年航道、千年大堤、千年祖庙、千年古村、千年古灶等“五个千年”元素、“四大文化”资源,引入现代农文科旅重点项目12个,其中7个项目已动工。

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本次市委全会提出,将探索沿江发展新路径,创建“百千万工程”环两江(西江、北江)示范区,把沿岸产业、航运、文旅、生态等资源串联起来,强化市级统筹、规划引领、镇村协同、要素保障,打造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

环两江示范区是佛山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核心之举,将不以行政区划画地为牢,而是打通发展边界,从地理形态和功能定位出发,激发沿江城乡潜能。

这意味着,环两江示范区将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政策集成、要素集聚、配套集合之地。而作为核心板块,三水将在全市“一盘棋”统筹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重构佛山区域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佛山区域发展新引擎。

串珠成链

推动旅游兴百业旺

近年来,旅游经济的强劲动力,旅游消费的蓬勃活力,为各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市委全会将打造有活力的文旅作为激活内需潜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首次提出实施文旅“串珠成链”工程,构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

“四山”指西樵山、顺峰山、皂幕山、南丹山,“两江”指西江、北江。其中,南丹山位于三水南山镇,不仅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更是悠久,是三水“新八景”之一“丹山叠翠”景观所在地。

南丹山拥有野生动植物种类近3000种,是名副其实的“亚热带动植物博物馆”。

南丹山拥有野生动植物种类近3000种,是名副其实的“亚热带动植物博物馆”。

南丹山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原始次森林,被北江和漫江环抱,水在山间流,山在水中立。山上,古树撑天、山势险峻,拥有野生动植物种类近3000种,是名副其实的“亚热带动植物博物馆”。

作为佛道文化名山,南丹山上开元寺和万寿宫均有一千多年历史。近年来,南丹山景区升级完成了森林飞越、森林欢乐谷、森林农场三大片区,发展民宿、咖啡、文创等多元业态,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佛山文旅资源丰富,但景点相对分散。如南丹山则位于佛山32个镇街最北端的南山镇。构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不仅是对佛山文旅资源的创新呈现,更是对城乡发展的深度思考。

只有将不同的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廊,转化为全域旅游版图中的重要支点,才能打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事实上,三水沿西江、北江打造的“西江十里画廊”“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不仅是具有产业功能的经济圈,更是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带。

“西江十里画廊”通过引入文旅新业态,推动沿线古村落焕发新活力。图为七彩花田项目。

“西江十里画廊”通过引入文旅新业态,推动沿线古村落焕发新活力。图为七彩花田项目。

其中,“西江十里画廊”通过引入文旅新业态,推动沿线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在江根村、沙围村、三巷村等岭南特色古村落,昆都山森林公园、昆都御景生态谷、聚贤楼、西江河鲜美食街、七彩花田、创意良仓、西江院子、桃源三巷等项目相继落地,成为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点”。

随着文化游、乡村游、研学游蓬勃兴起,“西江十里画廊”成功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省级美丽乡村精品路线。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超134万人次,拉动消费超7800万元。

“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将“黄塘·一棵树”等各类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

“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将“黄塘·一棵树”等各类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

“北江千年古道”农文科旅创意带则以水为带、以路为链,通过深入挖掘沿线特色农业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将大旗头古村、芦苞祖庙、“黄塘·一棵树”等各类文旅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一条文化交融、人水与共、古村相依、三产融合的创意发展带,形成三水区引领全域旅游的核心亮点。

此前,创意带已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带连线成片建设项目库。

旅游兴、百业旺。拥有“一山两江”,三水将在构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中积极发挥作用,切实把文旅资源转换为发展新优势,助力佛山擦亮文旅城市IP。

采写:南方+记者 张秀蓝

三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