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就是14颗
令人头皮发麻的绿色虫卵
又出现了……
每年3月至5月,广东居民总能在晾晒的衣物、被褥甚至防盗网上发现成块的绿色虫卵,它们以14粒为一组整齐排列,密集得令人头皮发麻。
这些“神秘访客”正是荔蝽(俗称臭屁虫)的虫卵。
作为岭南地区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常见害虫,荔蝽的产卵高峰期恰逢广东潮湿的春季,而阳台衣物因质地柔软、略带芳香,意外成为它们的“临时产床”。
认识荔蝽虫卵
1. 形态特征
颜色变化:初产时呈淡绿色,接近孵化时转为紫红色。
排列规律:雌虫具有“强迫症”般的产卵习性,每块虫卵严格控制在14粒以内,形如微型珍珠串。
常见位置:衣物褶皱、被角、纱窗缝隙等隐蔽处。
2. 与普通虫卵的区别
荔蝽卵颗粒较大(直径约2.5-2.7毫米),且排列紧密,可与蚊蝇等小型昆虫卵区分。
图/深圳卫健委
虫卵隐患:从“无害”到“危险”的转化
01
虫卵本身无直接毒性
单纯的虫卵由蛋白质构成,未孵化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仅可能引发视觉不适。
02
孵化后的潜在风险
腐蚀性臭液:若虫受惊时会喷射含组织胺、蛋白酶等成分的毒液,接触皮肤可致红肿、灼痛,溅入眼睛可能引发角膜溃疡。
被臭液喷到了如何应对?
如果臭液接触到皮肤,可以用碱性肥皂清洗或者一天多次涂抹肥皂水以缓解症状,正常情况3—5天会慢慢痊愈。
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者直接喷到眼睛,请立即到医院就诊。千万别自行滴眼药水或者抓挠伤口,以免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衣物处理指南:三步安全“排雷”
1. 发现虫卵时
切勿徒手触碰:避免卵壳破裂污染衣物,可用硬卡纸或牙签轻刮后密封丢弃。
安全性评估:若虫卵完整未孵化,衣物经彻底清洗后仍可正常穿着。
2. 深度清洁步骤
高温灭活:55℃以上热水浸泡10分钟,破坏卵结构。
碱性中和:使用肥皂水搓洗,分解可能残留的酸性分泌物。
验收标准:透光检查是否残留卵壳碎片,重点查看接缝处。
3.特殊情况应对
若虫卵已孵化,需用容器罩住虫体移至室外,切忌拍打或机洗活虫,以免毒液污染洗衣机。
如何远离臭屁虫?
别手欠——科学处理保平安✧ 发现虫卵别用手碰!用硬卡片/牙签轻刮入袋密封丢弃。✧ 完整卵块清洗后衣物可留用,孵化后需全套消毒流程。
装纱窗——物理防御第一关✧ 阳台纱窗孔径≤1毫米,成虫"钻空子"?没门!✧ 定期检查密封性,窗边绿植别留"落脚点"。
勤快点——时间管理是关键✧ 衣服晒好立即收!别让过夜衣物变"产床"。✧ 修剪阳台周边枝叶,成虫无处落脚自然退散。
关灯战——巧用习性智取胜
✧ 臭屁虫特别喜欢光,所以平时阳台灯随开随关,晚上记得拉上窗帘并关紧阳台门。
编辑:程焕映 温嘉林
责编:陈广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