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民政部官网披露了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数据。据民政部官网发布的《2024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数为262.1万对。与2023年的全国结婚登记768.0万对相比,下降了约20.5%;离婚登记数则增加了2.8万对,上升了约1.1%。
在此背景下,虽然东莞去年的婚姻登记数据有所下降,但仍以29208对的结婚登记量居广东省前五,成为大湾区青年婚姻的活力样本。这座“双万”城市正以政策创新、婚姻辅导、婚俗改革等,为年轻人搭建婚姻友好型城市。
作为全国“第二年轻”的城市,东莞人口平均年龄仅33.4岁。这些年,东莞快速增长的经济、优质的产业、创新的产业结构、提供较多工作岗位,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才,也由此形成较大的适婚群体基数。
东莞在婚姻登记服务方面不断创新,为年轻人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在过去,非莞户籍情侣结婚登记需要往返户籍所在地,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021年6月起,东莞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让新人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更让结婚这件喜事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除了便捷的登记政策,东莞在“仪式体验”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作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之一,东莞从场地建设、技能提升、流程规范、服务开展等方面着手,积极推行特色颁证服务,积极倡导“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全市23个婚姻登记处不断完善颁证厅建设,精心推出简约式颁证、特邀颁证师颁证等特色颁证服务。婚俗新风下,实实在在地为爱“减负”,减轻了青年婚恋面临的现实难题。
东莞还注重从婚姻文化建设,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通过社区宣传、公益讲座等多种形式,传递积极健康的婚姻理念。例如,定期组织婚姻家庭主题的活动,邀请婚姻专家分享婚姻经营的经验,让年轻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婚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婚姻友好还体现在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中。以东莞市婚姻登记管理中心为例,这里既为新人提供“领证”服务,婚姻家庭辅导工作也从这里开始。为了更好地帮助新婚夫妇学习婚姻经营之道,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中心从2016年起开展“幸福花开”新婚辅导项目,通过咨询、婚姻辅导、个案、活动等方式帮助新婚夫妇适应婚后角色转变,为新婚夫妇提供夫妻与其他家庭成员沟通与相处的方法和技巧、优生优育知识等。对于新人来说,“小课堂很有意义,辅导内容确实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也学到了很多夫妻沟通的技巧。”
近年来,东莞紧抓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发展机遇,通过建立面向青年的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这也为年轻人的婚姻生活提供了支持与保障。由此可见,婚姻并非年轻人的“逆选择”,当城市愿以真心换真心,便能与青年共赴“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未来。
南方+记者 薛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