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男子竟患痛风15年!医生提醒:这个习惯要改→

健康广东 2025-05-21 17:30

最近

各大外卖平台纷纷带来福利

“几块钱一杯奶茶”

“每天睁眼就是满减”

面对如此“甜蜜烦恼”

不少人犯愁了

医生分析

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成为痛风的“高发人群”

建议市民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避免痛风侵袭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二院”)风湿免疫科收治了一位痛风患者小源(化名),今年33岁的他,已经有着15年的痛风病史了

而这一切的祸根,竟是从小把饮料当水喝的习惯。

可乐、奶茶、果汁几乎成了他的“生命之源”,每天至少喝掉两三瓶,长期的高糖、高果糖摄入让他的尿酸水平居高不下,18岁时就被确诊痛风。然而,他并未重视,依然放纵饮食,最终导致四肢关节逐渐被痛风石“吞噬”

全身大量痛风石

全身大量痛风石

如今,他的膝关节已被大大小小的痛风石包围,下蹲、弯曲严重受限,手指关节也因结石堆积而变形。

广医二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于水莲介绍,目前来讲患者的尿酸指标,明显是高于正常值的,已经到达600~700μmol/L。那么我们说多的尿酸会沉积到哪里,第一种的话是沉积在关节,第二个是沉积在肾脏,现在对小源来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全身多处尿酸盐的沉积。

目前,医生已对小源的膝关节进行了微创针刀镜灌洗治疗术,病情得到控制,小源全身的疼痛明显缓解。

医生表示,痛风是一个跟饮食关系密切的疾病,其中,海鲜、大鱼大肉、喝酒会引起痛风,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高糖、碳酸等饮料可引起血尿酸升高

1、糖浆/果糖:隐形的尿酸催化剂

奶茶普遍都加了糖浆/果糖,而糖浆也是果糖的主要来源。

你们以为的少糖少甜,实际上仍然是糖分超标进入人体的果糖在肝脏中代谢,会增加腺苷三磷酸(ATP)的分解,生成腺苷单磷酸(AMP),进一步分解为次黄嘌呤和黄嘌呤,最终转化为尿酸,导致血尿酸升高

2、咖啡因:被忽视的脱水效应

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不容忽视,可能比咖啡还高。咖啡因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导致血液浓缩,短时间内升高血尿酸浓度对于已有尿酸结晶沉积的患者,可能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3、植脂末:双重打击的元凶

植脂末用于制作奶茶,可提高奶茶的醇厚度和顺滑度。其制造工艺类似于奶粉,因此也被称为“奶精”,但与牛奶无关。

市售奶茶普遍使用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和磷酸盐。反式脂肪酸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状态会抑制尿酸排泄;磷酸盐则与尿酸竞争肾脏排泄通道,形成“双通道抑制”效应。

4、小料:暗藏危机

广受欢迎的芝士奶盖,脂肪含量高达20g/份。其他小料,如珍珠、布丁等添加物常含有高果糖玉米糖浆,芋圆、紫薯等淀粉类配料在体内最终代谢均为果糖。一份500ml奶茶的总糖分可达60~80g,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25g限量

医生建议大家进行自查,假如符合以下几点,应请立即控制奶茶摄入:

1、体检发现血尿酸>420μmol/L;

2、有痛风家族史;

3、长期熬夜、缺乏运动;

4、肥胖(体重指数≥25,或腰围超标,即男性≥90cm,女性≥85cm)。

医生提醒,尿液是尿酸排出人体最为主要的形式,远离饮料,多喝水,勤排尿,白开水就是最便宜和健康的选择。普通人每天要保证1500~1700毫升的饮水量,而对于痛风患者来说,由于需要促进尿酸排泄,每天的饮水量最好能达到2000毫升以上


编辑方洪秀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广东民生DV现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