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局|前瞻“十五五”:佛山如何回答“协调之问”?

作者 赵越;廖明璨 2025-05-13 08:52

文/赵越

实现更协调的发展,将是佛山“十五五”的破局关键。

时光荏苒,“十四五”即将收官。前不久,佛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研究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

纲举则目张。一座万亿级大市要制定五年规划,要谋划的事情千头万绪;但只要找准基础性、纲领性问题,就能抓住重点。

佛山城市景观。廖明璨 摄

佛山城市景观。廖明璨 摄

那么,佛山发力“十五五”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哪里?

协调,应该成为关键性的线索。

这几年,佛山在继续前行的同时,也遭遇了一些难题:民营企业以及制造业增速放缓、新兴产业没有追上传统产业脚步,经济总量提速也不及预期。

这些难题背后的事实是,多年来佛山积累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协调发展。如今,佛山到了必须积极“还账”的时候。

其中,推动以下这五组关系的协调发展,尤为迫切:

——二产与三产不够协调。佛山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是万亿城市中三产占比靠后的城市。这既牵制了二产的攀高,也限制了佛山经济总量的突破。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够协调。这个问题早已经成为共识,佛山市委正是因此在今年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城市与产业不够协调。这是佛山很多党员干部在调研长三角城市后的共识。今年初的佛山市委全会总结问题时提出,佛山环境品质不够理想,人居环境还需大力改善。这也成为佛山进一步集聚人才、发展产业的阻碍。

——民营经济与国资国企不够协调。佛山民营实力超群,堪称中国城市民营经济的一个样本。但在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大潮中,很多城市的国资国企异军突起;相比之下,佛山国资国企还处在加速追赶的过程中。

——经济大区与经济小区不够协调。佛山五区中的顺德、南海,长期排名百强区冠、亚军,经济总量均超过4000亿元,常住人口长期高于300万,在同类地区中遥遥领先。相比之下,高明、三水不仅经济总量远低于南顺,人口的不均衡更明显,甚至低于南海的一些镇街,让佛山的潜力难以彻底发挥。

有短板,也有空间。是挑战,更是机遇。

再造一个新佛山,必然是一场立足战略层面的新布局,也必然要努力解决一系列深层次、基础性的问题,新的动能将由此而来。

我们可以畅想这样的佛山:如果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形成更大规模,如果国资国企比肩其他万亿城市,如果解决了人居环境不够美、三生空间混乱的问题,如果高明、三水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加快升级……那么,佛山当前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到时,佛山就可以去干一些更高能级城市才能干成的事情,为广东和全国作出更大贡献。

期待,一个更协调的佛山!

编辑 黄逸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