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与“三农”有何关联?潮品啊!

南方农村报 2025-05-24 17:55

农产品推介、助农直播、非遗展演……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5月22日开门迎客。在这场展会上,文化和农产品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文化符号让农产品更具辨识度。在文博会,农产品成为时尚品,精巧的设计、丰富的内涵,让消费者对其“一见钟情”。在现场,“广东三宝”吸引众多顾客品尝选购,因为“广东三宝”将“广东人自己的手信”这一文化符号融入产品,来到广东,高低不得带一份广东手信回家?

文化理念让农产品充满故事感。清远馆内,红旗茶厂的斑驳历史再现,让英德红茶拥有一份独特的历史情怀。讲好农产品故事,将农产品同地域历史文化等紧密联结,除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带来情感共鸣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

文化创意能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云南普洱的茶农算了一笔新账,融入茶马古道故事的文创茶礼,附加值提升300%。陕西柞水木耳借力“秦岭生态美学”概念,拿下百万级文旅订单。广东荔枝玩偶等文创产品以及荔枝采摘乡村游线路设计等农文旅IP产业链,让广东荔枝更加炙手可热。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IP,能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具有高辨识度、易于传播的品牌资产。

当农产品被打造成文化爆品,文化流量便成了经济增量。文博会设立乡村文化振兴展区,恰恰说明“文化赋值”正在重塑农业经济模型,这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生动注脚。从单纯追求产量到深耕文化价值,从初级农产品到承载乡愁的文化载体,这场华丽蜕变不仅打开了产业升级的新维度,更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中国农业品牌开辟了独具魅力的国际表达路径。

END

撰文:杨娉婧

摄影:吴秒衡

摄像:蓝东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