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来“拾趣”,赵无极弟子鸥洋彩墨新展亮相湾区书屋

作者 杨逸 2025-05-02 21:18

“五一”假期,“拾趣——鸥洋新彩墨艺术展”亮相广州珠江公园湾区书屋,展览集结了艺术家鸥洋近年创作的30余幅新彩墨作品。

鸥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擅长油画、水墨画、水粉画。鸥洋从20世纪60年代起活跃于画坛,早期作品倾向写实。她与先生杨之光教授曾一起创作《不灭的明灯》《激扬文字》等经典画作。

与此同时,鸥洋开始了水粉画人物写生技法探索,20世纪70年代探索中国画创新,创作《雏鹰展翅》《新课堂》受好评,被誉为“将阳光带进水墨画中”。

《池莲小品》 纸本彩墨  28cmx24cm 2024年

《池莲小品》 纸本彩墨  28cmx24cm 2024年

1985年,鸥洋参加法籍著名画家赵无极举办的油画讲习班,接受赵无极的指导后开始探索“东方意象”油画语言,将中国“文人画”趣味与西方印象派光色及现代形式感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独具个人风格的当代油画东方之路。

上世纪90年代,鸥洋首先提出了“意象油画”概念,在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意象中,寻找油画语言的东方性,被艺评家评为“中国最早举起意象油画旗帜的人”“为中国油画本土化提供了具有学术价值的范例”。

鸥洋将中国文人画趣味与西方印象派光色、现代形式感结合起来,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出发,不以表现自然或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重视情趣和意境的表达,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面貌。

《池莲小品》 纸本彩墨  28cmx24cm 2025年

《池莲小品》 纸本彩墨  28cmx24cm 2025年

鸥洋虽年届八十,但在身边的朋友和学生晚辈们眼中,她仍然是青春的鸥洋,保持着一颗艺术家敏锐感性的心灵。她在《鸥洋话画》中说道:“改革开放后,城市繁华、拥堵、紧张的生活造成人们内心的浮躁。人们不约而同地都在寻觅空灵,希望还内心一片宁静。”

本次展出的多是轻松写意的小品,临风的池莲、游曳的小鱼、颜色变化多端的花朵,以及在田野中自在游走鸣叫的小虫、小鸡、小鸟、小猫小狗,充满了艺术家眼中的生命之趣。

展览将持续至5月31日。

南方+记者 杨逸

编辑 钟展锋 李杰伦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