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亚洲飞人”苏炳添空降佛山校园,点燃学子体育梦

作者 陈雪婷;戴嘉信;杨晖桃 2025-05-16 21:00
00:32

视频|“亚洲飞人”苏炳添空降佛山校园,点燃学子体育梦

“在时机好的时候,要迎头追上去;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更要咬紧牙关熬过去。逐光的你们要接好这个棒,你们就是中国的未来。”5月16日,“亚洲飞人”、中国田径运动员、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来到位于南海大沥的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佛山学子面对面交流,燃点起众多学子的“体育梦”。

当天,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正式获授“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牌匾,为佛山首个。作为该校导师团成员,未来苏炳添将依托该基地,为更多有意向发展体育特长的学子提供支持。

苏炳添来到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佛山学子面对面交流。

苏炳添来到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与佛山学子面对面交流。

分享赛场经历

将“逐光者”的接力棒递到学生手上

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中,“苏神”如约而至,一场以“逐光·接棒”为主题的体育交流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东京奥运会上,您以9秒83的速度创造亚洲纪录,让世界听见中国速度的呐喊。”见面会上,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高一学生郭美琪向苏炳添致敬,其在运动生涯中不断超越自我、向光而行的体育精神,指引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勇往直前。

初三学生谭智恒也将一片雕印着苏炳添奔跑姿态的树叶赠与苏炳添,上面刻着“中国速度”几个大字。

初三学生谭智恒也将一片雕印着苏炳添奔跑姿态的树叶赠与苏炳添,上面刻着“中国速度”几个大字。

“苏炳添教授的到来,不仅是一位世界级运动员走进校园,更是一次精神的抵达。”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校长张晔在欢迎辞中表示,苏炳添用亲身经历告诉学生,无论出发点在哪里,只要足够努力,每个人都能冲破自己的起跑线,这一点与学校倡导“全人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希望我的故事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只要坚持下去,胜利还是属于你们的。”从接触短跑开始,到进入省队、国家队,再到逐一打破各项个人纪录、登上奥运领奖台……苏炳添与同学们分享比赛路上的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并坚持下去。

在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中,苏炳添透露,自己还会在跑道上深耕下去,用更科学的方式方法从青少年中选拔有潜力的田径运动员,同时把技术理论融入课程,帮助青少年成长。

苏炳添收到学生礼物。

苏炳添收到学生礼物。

来到佛山,苏炳添还抽空在校园转了一圈,走进课堂感受港澳子弟在佛山的学习氛围。“苏教授,这是我们亲手制作的纪念品”。六年级学生黄馨莹说。被小学生“包围”的苏炳添挡不住同学们的热情,接过了书法和绘画作品,上面写着“良师益友”,还有一幅幅化作卡通形象的“苏神”赛场剪影。

田径场上干货满满

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活动当天,不管是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校队队员们,还是佛山各中学的体育特长生们,都非常期待能得到“苏神”的指导。奔向学校的田径场,同学们迫不及待要开展一场友好交流赛。苏炳添走到跑道上,指导学生热身,传授起跑、中途跑等技术。

通过与苏炳添近距离互动交流,在佛港澳学生及内地学生的运动热情都得到了激发。来自盐步三中八年级的陈美璇,去年成为中国中学生田径冠军赛200米、400米“双冠王”。苏炳添不仅对她的技术动作提出指导意见,还鼓励她再接再厉。

苏炳添与学生交流。

苏炳添与学生交流。

这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更是一节深刻的教育课。“当苏教授就在面前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激动。”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高二学生黎家成说,苏炳添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即使作为老将依然还能创造新的纪录,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授牌仪式。

“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授牌仪式。

见面会上,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正式获授“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训练基地”牌匾,成为佛山首个训练基地。

“该基地在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的正式落地,是佛山体育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喜事,也是基础教育融合高水平体育资源的有益探索。”佛山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傅为贵表示,希望该训练基地成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的沃土,涌现出更多如苏炳添般勇于突破、自强不息的体育人才。

“只要遇到好的苗子,我们希望尽力去培养,也希望他找到自己的赛道。”苏炳添表示,未来将通过科学化选才帮助青少年在爱好、特长、受教育过程中发现自我、坚定方向,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培育更多优质人才,走向更大舞台。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梁焯礼

摄影/摄像:戴嘉信

剪辑:杨晖桃


编辑 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