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我靠的是‘笨功夫’,但正是这些‘笨功夫’,让我练就了‘真本事’。”近日,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举行的“劳模工匠进校园”专题宣讲现场,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炼油五部首席技师、“大国工匠”吴金源用一句质朴却有力的话语,点燃了广油师生对“工匠精神”的敬意与思考。
1989年,技校毕业的吴金源进入茂名石化。他坚信,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就能够在岗位上有所作为。35年来,吴金源深耕炼油加氢一线,先后荣获“中国石化劳动模范”“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南粤工匠”“中国好人”“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4年,他入选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对象名单。
在以《技校生也能成为大国工匠》为题的分享中,吴金源回忆自己入行初期面对复杂流程图一头雾水,只能靠“勤问、勤跑、勤记”的“笨办法”突破难关。白天泡在装置现场观察流程,晚上挑灯研读专业书籍。三年时间,他记下了整整8本厚厚的工作笔记,硬是从新手成长为“问不倒的活流程”。
2015年,面对循环氢压缩机润滑油乳化频发的技术难题,吴金源连续十天扎根一线,从多个维度开展排查,最终精准找出问题根源,成功攻克难题,展现出现场工程师“望闻问切”的硬核实力。
据介绍,吴金源参与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推动茂名石化成为国内加工劣质原油能力最强的炼化企业。他主导开发的“氢气梯级利用”操作法,打通了多个装置间废氢循环路径,年节约成本达3418万元。他培养的60多名徒弟中,不乏竞赛金牌获得者,如刘虎、吴土富等,做到了传承与创新并举。
在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就“如何应对职场初期挫败”“技术型岗位的晋升路径”“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等问题踊跃发问。吴金源一一作答,并寄语青年:“无论从事什么岗位,都要有感恩之心、专注之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敢于深入实践,锻造能迁移、能落地的真本事。”
据悉,本次活动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联合茂名石化共同举办,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建+就业育人”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也是学校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学生社区“一站式”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具体实践。
该校学工部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推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进课堂、进思政、进就业辅导,打造“就业大讲堂”“企业开放日”“职业体验周”等沉浸式活动载体,助力学生精准认知职业发展路径,提升就业竞争力,推动就业育人从“粗放式指导”向“精准化服务”升级。
撰文:叶洁 通讯员 刘国平 张法清 隋亦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