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惠来县111.53公里长的海岸线,海上风电叶片转动不息,港口码头吊机林立。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揭阳市税务局组织“税联百业兴”调研采风活动的第二站来到了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实地了解新兴支柱产业海洋经济发展,探访从“浪尖起舞”的蓝图变为“乘风破浪”的现实,以“税动力”助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护航海洋产业闪耀海疆。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海上风电产业正成为绿色发展新引擎。“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我们选择落户惠来的重要原因。”提及企业的发展情况,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凌先生介绍说。“我们主要从事海洋工程导管架、海洋工程单管桩、海上风电换流站等海洋工程高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座谈现场,采风团与企业人员深入沟通,了解企业涉税情况和发展动向。“目前我们60天就可以完成一个导管架,年设计产能可达30万吨。”
在惠来临港产业园里,巍然高大的龙门吊矗立在天顺风能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上,这座高127米、载重2000吨的超大型龙门吊在去年建造并交付了一座6万方的半潜锚泊柱稳式养殖平台“恒燚一号”海洋牧场项目。为助力项目建设,惠来税务部门组建“海洋产业服务专班”,分类汇编海洋产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轻装上阵;通过“首席联络员”驻点服务,并为企业设备升级、加速发展提供精准政策辅导。“一直以来,税务部门派专人负责对接各类涉税费业务事项,协助我们梳理税费申报事项流程,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让我们能更加安心地探索生产技术创新。”据悉,该企业计划投入1.3亿元用于购买设备装置,未来将往清洁能源及自动数字智能方向发展。
同样坐落在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内的揭阳亨通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制造海洋工程装备、海上风电装备为主的企业,在惠来的揭阳海洋柔性软管生产基地已于2024年投产。该公司经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用于深海油田开采的海洋软管,作用于油井与储油船的连接,突破深海柔性软管“卡脖子”技术并成功试产,有力助推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加快发展。
“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我们解决了各类税费问题,对我们项目顺利推进有很大帮助。”揭阳亨通海洋技术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郭先生向采风团介绍说。据了解,青年税务干部紧盯海洋服务行业产业全链条全环节,利用税收大数据为园区企业“精准画像”,深入企业“家门口”进行政策面对面解读,精准推送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礼包,一对一解答企业各类涉税费疑难问题,用实实在在的“税惠红利”,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发展。
“税务部门将继续关注海上风电发展需求,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断健全完善税费服务响应机制,继续落实好各项税费政策支持,为临港产业强省强市建设贡献税务力量。”惠来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整理:唐楚生 张冰纯 黄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