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让你泪目的爱情故事,不过是为了卖枕头

南方探针 2025-05-06 09:59

这个五一假期,朋友圈中一个来自英国的浪漫故事让许多人泪目,他们还发起了“寻找学军”的活动。不过,这只是短剧虚构的又一个故事而已,在玩罢玄幻霸总穿越之后,短剧的风还是吹到了海外。

博主“晴晴在英国”发布的视频,讲述一位英国老太太一生等待一个人的故事,目前点赞与转发量都达到10万+

博主“晴晴在英国”发布的视频,讲述一位英国老太太一生等待一个人的故事,目前点赞与转发量都达到10万+

这条由博主“晴晴在英国”发布的视频中,一位老太太面对镜头,讲述了英国女孩“茉莉”在1982年邂逅中国小伙“学军”的故事。小伙毕业后回国,“茉莉”从此每天去两人初遇的地铁站期待再次见面,并且至今未婚。视频虽然只有六分钟,但感动了很多人,点赞与转发量都达到了10万+。在评论中,观众们发起了一个“寻找学军”的活动,其中一条热评将故事中的主人公联想到计算机专家杨学军院士,但记者查询发现,杨院士并没有英国留学经历。

其实稍微认真一点,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虚构编排的短剧:故事演绎的痕迹明显,剧情设置凑巧,强行营造的深情经不起推敲。截至目前,“晴晴在英国”发布了53条原创视频,内容以抓拍外国帅哥、创作短剧为主,带有明显的故事化设定(如贵族、总裁等虚构情节),剧情涉及“东方女孩与英国贵族相遇”等虚构场景,包含大量被网友认为“博眼球”的行为,例如在开学典礼、公共场合强行表演走调歌曲,以及过度打扰他人(如地铁上强行搭讪、未经允许帮助陌生人)等,已有部分网友质疑其行为有表演性质,通过虚构或夸张情节制造冲突,该账号此前因行为争议被批“丑化留学生形象”。

短剧中插入了卖枕头的广告

短剧中插入了卖枕头的广告

视频中浓厚的中式发音及程式化的剧情让人觉得违和,在公园拿出一个枕头来推销的情节更显出以深情做营销的广告本色,不过是将场景换成了海外。

这几年,在国内短剧市场爆火后极度内卷的背景下,出海已经成了共同的选择。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内短剧产能过剩与同质化问题凸显,2024年起,越来越多中国短剧内容创作者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市场,在TikTok、YouTube等平台,海外短剧已成新风口。

数据显示,2024年海外短剧APP的充值与广告收入总和突破12亿美元,2025年市场收入有望翻倍。

多位媒体研究者告诉记者,如果视频号发布的视频是编造的,可能存在违反微信平台规范的问题。微信视频号运营规范中提到,不允许使用虚假的信息创建账号、故意误导他人、干扰真实的平台数据以及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如果该视频包含虚假信息,利用情感操纵策略来博取同情,可能会误导公众,影响平台的声誉和用户体验。根据微信《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虚构或演绎内容需显著标注“虚构”或“剧情创作”标识,否则可能被判定为违规。“晴晴在英国”在热评中放任观众与现实人物对号入座而不加纠正,就可能误导观众,违反网络传播的相关规范和道德准则,建议用户通过微信平台举报功能或内容标识进一步核实该账号的合规性,并理性看待此类“争议性内容”背后的流量逻辑。

南方+记者 项仙君

欢迎大家使用拍客社区反映社区新鲜事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