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2025东莞市“重走东纵路”夏令营开营

教育莞家 2025-08-21 21:51

火红八月,军歌嘹亮,红旗飘扬!

8月21日上午,2025东莞市“重走东纵路”夏令营在东莞人民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开营。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和师生一起瞻仰烈士纪念碑,并为夏令营授旗。

以烈士纪念碑为起点,在第一天的行程中,营员们在东莞人民公园及东莞中学开展投身革命定向竞赛,前往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在教官指导下学习军体拳……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他们在行走中感受信仰的力量,也在红色故事的浸润中坚定理想信念。

00:56

出发!2025东莞市“重走东纵路”夏令营开营

师生献花瞻仰烈士纪念碑

东莞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莞邑子弟奋起抵抗,抛头颅、洒热血,奏响了一曲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乐章。

今天,莞邑少年重走东纵路,用他们的方式缅怀先烈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夏令营行程起点从瞻仰烈士纪念碑开始。一束鲜花、一次深沉地凝望,营员们在肃穆的氛围中聆听历史的回响。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为了让英雄的故事成为照亮大家前路的精神火炬。现场,营员们以班为代表,派出营员代表郑重接过夏令营旗帜;东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则为2025东莞市“重走东纵路”夏令营授营旗。

“当年参与东江纵队的,不少与你们同龄,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斗、勇于担当,才为我们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从烈士纪念碑前的默哀到授旗仪式上的庄严,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使命在这一刻交织,面对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东莞市教育局二级调研员周少波以“三点希望”寄语大家:

一要牢记历史,做理想信念坚定的先锋。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立志做时代的奋斗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二要磨练意志,做勇于砥砺奋进的楷模。通过本次夏令营活动,深切感受革命先辈走过的艰苦历程,继承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让奋斗成为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三要练就本领,做敢于担当奉献的表率。从党的光辉奋斗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在泛黄的照片里感悟少年担当

仪式之后,营员们在东莞人民公园及东莞中学开展“投身革命”定向竞赛。

活动精心选取了中共东莞第一个支部成立处、东江纵队纪念浮雕等五个极具代表性、纪念性的历史坐标,设置成“众志齐跃”“红色密码”“秘密转移”“红歌嘹亮”“铭记历史”五个打卡点,每个打卡点则安排不同的挑战任务。

在“众志齐跃”打卡点,营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合作摇起绳索齐步跳跃;在“红色密码”打卡点,营员凭借记忆力拼凑出“东江纵队”四个大字;而“铭记历史”打卡点的挑战任务则是背诵《抗日亭志》。

来自清溪中学的带队老师陈玉婷,拿到挑战任务后,第一时间和营员商量对策,最终确定以一人一句的背诵方式快速完成挑战。她直言,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让大家都有参与感,并在接力背诵中逐字感悟历史的温度与厚重。

营员们在团队合作中凝心聚力,也在一张张泛黄的照片里感悟新时代少年的担当。夏令营行程第二站,营员们来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该基地通过“一幅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长卷”,全景式梳理展现了东莞党组织团结带领东莞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虎门销烟到东莞党组织建立,从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勇立潮头再到新时代的“双万”城市精彩……营员们透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档案资料和生动的影像视频,深刻理解革命道路的曲折与艰辛,惊叹东莞“敢为先锋”的奋斗故事。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走过不同展区,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学生张慧宇感叹,“先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又能为后代做什么呢?”他直言,自己对编程有兴趣,希望未来能从事相关工作,为更好的明天努力奋斗,奉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安排融合教育性与趣味性

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提出要用活用好东莞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更加生动可感。

以夏令营举办为契机,丰富的行程安排不仅打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刻板印象,行走中还融入知识问答、定向越野竞赛等项目,营员们在寓教于乐中、在团队协作中深化历史认知,坚定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了进一步丰富营员的体验感、参与感,夏令营还安排了有奖知识竞赛、军体拳教学、军民结对交流、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将思想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

比如,在报到日当日,营员通过课程化、项目式学习形式,参与了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当晚大家再一次聚在一起,开展爱国卫生知识有奖竞答,进一步温故知新,强化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的重点和要点。

开营首日,完成主要行程后,营员们则在教官指导下学习军体拳。“出拳要有力,步伐要沉稳。”教官的口令铿锵有力,营员们踢腿、挥拳的动作也愈发标准。

休息间隙,有营员分享自己的感触,“以前觉得英雄很远,现在才知道,他们也曾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却用热血扛起了家国责任。”

当稚嫩的肩膀开始感知责任的重量,当清澈的眼眸里燃起坚定的信念,这场重走东纵路的旅程,也将成为莞邑少年成长路上不褪色的精神勋章。

采写:南方+记者 黄婷 实习生 肖绡

摄影/视频:孙俊杰 吴松琦

编辑 黄新花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