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进一步提升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韶关市浈江区风采街道风采路社区以科技赋能“暖心驿站”服务升级,在原有服务体系基础上,率先引入“人脸识别+24小时智能值守”系统,打造全天候、智能化的便民服务空间,为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及辖区居民提供“随时可达”的温暖港湾,真正实现“大门常开、服务常在、温暖常驻”。
智能贴心,刷脸即享
工作人员为外卖小哥在“暖心驿站”录入人脸信息。
工作人员为外卖小哥在“暖心驿站”录入人脸信息。
风采街道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居民首次到站完成简单注册后,即可“刷脸”无障碍进出,无需携带钥匙或门禁卡,安全便捷。“刷脸进门太方便了,晚上送完单还能来热饭,真有家的感觉!”外卖小哥梁师傅表示。在集中组织外卖骑手、快递员、环卫工人、民警录入人脸过程中,社区党员志愿者积极宣传暖心驿站的便民服务设施及服务效能,让更多的新就业群体了解到社区暖心驿站可以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符合其工作特点的休息和补给服务。目前,该驿站已录入户外劳动群体300余人次。
链接资源,滋润人心
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积极链接资源,在驿站内配备应急药箱、充电设备等便民物资,打造暖心服务角落,24小时为过往群众提供饮水、微波炉加热、临时休息区,升级打造暖心问候、安心小憩、清心热茶、温心热饭、省心充电、贴心Wi-Fi“六心”便民服务模式。
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该驿站发挥社区“大党委”共建作用,整合服务资源,联合区总工会开展“送清凉”活动,为辖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凉茶。活动现场,社区党员志愿者将一杯杯清凉解暑的凉茶递到环卫工人手中,并叮嘱他们注意防暑降温、劳逸结合。“这凉茶喝下去整个人都舒服多了,感谢社区一直记挂着我们!”环卫工人李阿姨感动地说。活动不仅为一线劳动者送去了清凉,更传递了社区对他们的关怀与敬意。
延伸服务,便民惠民
为深化基层服务效能,风采路社区以“暖心驿站”为载体,创新推出“五微”服务机制,通过“五个一”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
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开展义诊活动。
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开展义诊活动。
微志愿,先锋领航。社区创建“微践初心,先锋领航”志愿服务品牌,联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党员志愿者围绕政策宣传、困难帮扶、隐患排查等主题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凝聚基层治理红色力量。
微谈心,解忧暖心。社区联合心理咨询机构,设立“心灵驿站”,定期邀请院校心理老师围绕邻里纠纷、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等到居民家中开展谈心谈话,今年来累计化解矛盾10余件,架起社区“连心桥”。
微课堂,助力成长。社区整合辖区内风采幼儿园、教育机构“妇女微家”等阵地资源,利用节假日和寒暑期开展托育、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未成年人知识讲座等课堂,惠及儿童200余人次,打造“家门口”儿童成长教育服务阵地。
居民群众为风采路社区送上锦旗。
居民群众为风采路社区送上锦旗。
微走访,一线破难。该社区每月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民情微走访”,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联合上级部门现场协调解决邻里纠纷、环境整治等难题50件,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如风采路38号小巷中生长着一棵历史悠久的树木,因过于旺盛,树木根系日复一日挤压墙体、撑裂地面,树体逐渐出现倾斜的情况,给树木周遭的住宅楼以及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了解这一情况后,该社区秉承“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理念,迅速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危树清除作业,全力解决这一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收到了居民代表为风采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送上的锦旗和感谢信,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风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便民服务,拓展社区“暖心驿站”服务内容,联合社区“大党委”共建单位为驿站增设法律援助、健康义诊等特色服务,切实将风采路社区“暖心驿站”打造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社区服务标杆。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陈励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