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横八吊九缠树”,指的是每年7月、8月、9月这三个月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也是毒蛇咬伤的高发季节。因为蛇是变温动物,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和天高气爽的金秋,蛇类活动最为活跃,经常到处流窜,昼夜寻找食物。
连州最近天气湿热,正是各种蛇类出洞的高峰期。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态平衡,连州市林业局特别提醒广大居民要提高警惕,可得小心“蛇出没”!这份防蛇指南请收好——
辨认方法
传统的识别方法,如通过头部形状和颜色来判断蛇是否有毒并不科学。目前较为科学的辨识方式主要有两种:
1.行为观察
无毒蛇:遇到人类时会恐惧,并迅速逃离现场,通常在人类发现它们之前就已经消失。
毒蛇:遇见人类并不恐惧,而是非常淡定。如它感觉受到威胁,会作出警告行为,把脖子缩成“S”形或竖起脖子,发出喷气声,或者摇动尾巴发出警告。
2.牙齿和咬痕分析
无毒蛇:咬痕往往是弧形排列的多个细小牙印。
毒蛇:通常有两个深而明显的毒牙痕迹,距离较远。
毒蛇咬伤急救步骤
1.镇定。保持冷静,迅速远离蛇。避免奔跑,以免毒液加速扩散。伤者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寻求帮助。
2.认蛇。记住蛇的特征,条件允许时拍摄照片,帮助医生识别。避免现场捕捉蛇,以防再次被咬。
3.呼救。呼叫120,及早转送医院救治,途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在等待救援时采取后续措施。
4.解压。去除受伤部位的束缚物品,如首饰、紧身衣物和鞋子,防止肿胀后难以取出,加重伤害。
5.清理伤口。及时清理伤口,可以用流水、生理盐水、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切勿用嘴吸吮,易导致二次中毒。
6.包扎。迅速用绳状物绑扎伤口近心端,加衬垫,旨在阻断毒液回流,不妨碍动脉供血,无需过紧,每隔30分钟松解1-2分钟,避免组织坏死。
蛇咬伤八不要
●不要剧烈奔跑
●不要吸吮毒素
●不要用止血带
●不要饮酒止痛
●不要喝咖啡饮料
●不要切割伤口
●不要裸手抓蛇
●不要使伤口碰到水
蛇类防范措施
1.未雨绸缪。保持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杂草和杂物,减少蛇类的藏身之处,撒上一些驱蛇物品,如雄黄粉、石灰粉或烟叶水(注意儿童安全);当野外旅行、工作时,尤其在夜间最好穿长裤、蹬长靴。
2.打草惊蛇。在浓密的草丛中穿行,不妨带上一根棍子,利用它左右拨草,蛇听到响动一般会提前离开。
3.勿辟蹊径。外出踏青,不要走人迹罕至的荒草地段,不要随意搬动石块。
4.瓮中抓蛇。发现家中有蛇,可关闭门窗,将蛇困于屋内,防止外窜,迅速拨打119等待消防员前来处理。
5.走为上策。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除非它受到了惊吓,遇上蛇的时候,不要惊动它,避开其注意力,缓慢退到安全地带。
毒蛇咬伤急救医院及联系方式
被蛇咬伤后不要等待症状发作,应该立即拨打120或医院电话询问是否有相关血清。不确定致伤的蛇是否有毒,一律按毒蛇处理。
如何平衡防范与保护
蛇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防范蛇类的同时,也要明白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蛇类是国家保护动物,让更多人了解蛇类的生态价值,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
纵深
连州人医常配四种抗蛇毒血清
连州市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内蛇伤救治重点单位,常年配备四种抗蛇毒血清。该院普通外科一区医生黄乐夫提醒广大群众,被蛇咬伤后,无论是否判断为毒蛇咬伤,都应视为紧急情况,务必尽快到就近有抗蛇毒血清储备、有蛇伤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医,准确告知医生蛇的特征或提供照片,对于医生快速选择正确的抗蛇毒血清至关重要。
连州市人民医院常年配备四种抗蛇毒血清。黄津 摄
连州市人民医院常年配备四种抗蛇毒血清。黄津 摄
连州市人民医院配备的抗蛇毒血清包括抗蝮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医院拥有专业的救治团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迅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有效应对各种毒蛇咬伤。
自2020年至今,该院已成功救治463名被蛇咬伤的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2020年,该院成功救治了一例被眼镜王蛇咬伤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重患者。该患者在被咬伤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和心跳骤停,情况十分危急。医疗团队迅速实施心肺复苏,并及时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进行综合治疗。最终,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这一案例彰显了该院在蛇伤急救领域的专业实力。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冯婷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