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至20日,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专业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在我校顺利开展,这是自两校签署合作协议来迅速推进落地的师资培训项目。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观摩+企业参访+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构建起两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标志着我校与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战略合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精心设计研修体系
多维度赋能教师成长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跟岗研修,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协同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以及汽车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制定了系统化的研修课程。基于专业差异,本次研修按总分聚合的形式开展,既有集中开展《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等专题讲座,又有各专业分别开展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观摩、世界技能大赛经验交流、教学能力大赛研讨、产教融合企业参观等活动,课程内容全面系统,安排科学合理。
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毛好喜在交流座谈会上表示:“我们以‘产教融合、赛教融合、AI赋能’为核心,设计了对接产业需求的研修模块,让研修教师既能深入课堂,又能走进企业,全方位感受高职教育改革实践。
图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交流座谈会
电子信息学院则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主题,组织教师参访企业和相关主题讲座,组织研修老师在《数据标注技术》课程观摩中系统学习项目式教学的设计逻辑与实施路径。
图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研修教师实训课观摩
汽车工程学院围绕“氢燃料电池技术”赛项,3位研修教师深度参与赛项备赛到竞赛的全流程环节,通过模拟故障诊断、实车运维等赛项考核模块,掌握汽车领域的前沿技术标准与技能要求。
图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教师参加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能力大赛
名师引领与企业实践双轮驱动
激活教学创新思维
研修期间,全国优秀教师肖志良带来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专题讲座通过情景案例解析与互动研讨引发热烈反响,他提出的“风趣+责任+共鸣”教学法,为教师破解“课堂注意力难题”提供系统化策略,多位研修教师表示将尝试将幽默表达、责任意识培养与情感共鸣设计融入课程设计。
图 / 全国优秀教师肖志良为研修教师开展《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专题讲座
学校邀请了校外AI专家李小东博士为大家做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专题讲座,以智能批改系统、个性化学习推荐引擎等场景化演示为切入点,展现AI技术在学情分析、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范式,通过对比传统教学与智能教学的效率差异,为教师们打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视野。
图 / 李小东博士《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专题讲座
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交流会上,省级技术能手郑锦标介绍学生竞赛备赛经验和竞赛项目设备,并分享了技能竞赛集训的精彩案例。研修教师欧阳毅感慨:“佛职院将‘竞赛标准课程化’的做法,为我们重构‘课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企业参访环节中,研修教师们实地考察兴发铝业智能制造生产线与华数机器人工业应用场景。数字化车间的智能排产、质量溯源系统让教师直观理解“工业4.0”对技能人才的复合能力要求,研修教师强调:“产业升级倒逼教学内容迭代,课堂必须同步植入‘智能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前沿技能模块。”
图 / 研修教师们参观企业
成果丰硕共话发展
东西协作再谱新篇
研修总结会上,各专业小组总结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收获。参训老师们一致表示,非常感谢佛职院搭建的宝贵学习平台,通过4天的跟岗研学,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思路,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课堂教学诸多方面有了更多的启发和借鉴。本次跟岗交流活动,进一步推进了东西部教育协作,搭建了佛黔两校互相学习、互促发展的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发展共同体。
图 / 黔东南理工职业学院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总结会
根据两校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学校管理、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深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