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深入了解
南方医科大学2025年本科招生情况
学校特推出招生专题
本期介绍的学院是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欢迎推荐优秀考生报考!
(文末附详细咨询方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86年,是国内较早举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单位。学院是依托强大医学背景、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注重医工交叉融合与应用转化的特色学院。在医学影像、医疗器械、肿瘤放射物理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拥有优秀的师资、先进的平台和丰富的临床及产业资源。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一
招生专业
智能医学工程
一句话说专业
为我校2025年新开专业,实行小班教学(40人),专业交叉融合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医疗产业,主要方向是用AI技术赋能医疗创新,推动医疗从“经验医学”向“智能医学”转型。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医疗设备与系统设计、临床医疗信息智能采集、智能诊断分析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工作,服务智慧医疗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医学信息概论、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最优化理论、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导论、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理论与实践、大数据分析技术等。
就业方向: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单位从事智慧医疗、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医学影像、智能手术机器人、智能辅助医疗诊断、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卓越创新班)
一句话说专业
专业以医工交叉为引擎,前沿科研作课堂,致力培养能定义未来技术范式的医疗科技领军人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分别是工程学科、材料科学和计算机学科;实行小班教学(30人),为本研衔接培养,达到培养标准者可免试进入本校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本科阶段达到相应培养要求,可免试进入本校硕士阶段学习)
培养目标:采取精英化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电子、信息、计算机和一定的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开发能力的卓越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肿瘤放射物理学、医用X线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医学电子仪器、CT原理与技术、MRI原理与技术等。
注:符合考核要求的学生,可优先推免就读本专业硕士研究生。
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
一句话说专业
实行大类招生,大学一年级末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结合学生个人兴趣进行分流。聚焦医学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培养具备医学影像系统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疾病诊疗的“影像工程师",专业以前沿成像技术洞见健康真相。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人文素质、较强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能在医疗仪器研制与开发、生物信息处理、医学影像、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的设计、管理、开发和维护等工作。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临床医学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医学传感器、医用X线机、医学图像处理、医学电子仪器原理、CT原理与技术、MRI原理与技术等。
注: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师)
一句话说专业
实行大类招生,在大学一年级末按学生学业成绩,结合学生个人兴趣进行分流。培养放疗领域的"隐形指挥官",主要运用物理原理设计精准治疗方案,实现"医学+物理+工程"交叉融合,服务肿瘤诊疗与放射治疗前沿领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学物理事业发展需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辐射剂量学、医用X线机、放射治疗设备原理、肿瘤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学、医学影像学等。
注: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仪器)
一句话说专业
实行大类招生,在大学一年级末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结合学生个人兴趣进行分流。本专业聚焦医疗仪器的信息分析与智能化开发,致力于培养具备专业技术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将成为健康防线的“电子守护者”,以信号为眼、仪器为躯描摹生命图谱。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医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本世纪电子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生理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分析、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医学传感器、信息论与编码、工程制图、人工智能导论、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临床医学信息的建模分析与实践等。
注: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
一句话说专业
实行大类招生,在大学一年级末按照学生学业成绩,结合学生个人兴趣进行分流。本专业交叉融合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和医学多门学科,服务医疗器械产业,主要目标是作为生命科学的“材料建筑师”,以生物医学材料的创新守护健康基石。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招生科类及选科:
“3+1+2”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3+3”省份选考科目:语、数、外+物理+化学
传统文理省份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生物材料理论基础,并掌握现代生物与化学实验技能,了解生物材料的国际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在科学研究中能够做出创造性成果,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从事生物材料研究和教育的高层次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基础、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概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化学、生物材料基础、生物材料测试与评价、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分子影像材料、纳米医学等。
注:学校具有该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大楼
二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1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
冯前进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广东省创新领军人才,丁颖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医学图像分析工作,主持或子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与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发表SCI论文230余篇,以一作或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8篇(其中中国科学院1区42篇)。主编出版生物医学工程系列规划教材1部。
张煜
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第二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年度影响力排行榜和职业长期影响力排行榜。
梁妃学
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数学物理系主任,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课题组长;珠江医院麻醉科双聘教授。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国家脑计划分题1项。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本能行为的中枢调控机制、听觉神经系统的信息编码机制和全身麻醉的神经机制等。代表性研究论文发表于Neuron (3篇)、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J Neurosci等学科主要期刊。
三
教学培养
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建设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和国家一流虚拟仿真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门,主编出版了医学成像系列专著3本,教材20多部。学生设置电子创新实验室、数模竞赛实验室,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挑战杯”等科技竞赛中屡创佳绩。近五年获得全国一等奖18项,二等奖45项,广东省一等奖32项。
国家级教学项目
学生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
四
科研水平
学院主要开展医学成像分析、放射物理、医学仪器、医学信息、生物材料等方向研究。建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研究平台。近五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多项;年均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医学成像与分析方向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项目
自主研制的椎间盘穿刺消融手术导航系统
自主研发的机械臂自由轨迹锥束CT
五
国际合作
学院与英国公立大学邓迪大学开展了“3+1+1”和“2+2”合作办学教育项目。其中“3+1+1”项目,前三年在我校学习,第四年赴邓迪大学学习,完成学业后可获得我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达到邓迪大学硕士入学标准,可直接申请攻读邓迪大学硕士学位。“2+2”项目前两年在我校学习,后两年赴邓迪大学学习,完成学业后可获得我校和邓迪大学双方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六
校企合作
学院在国内大型企业中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创立了企业文化交流学习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来学院进行企业文化讲座(每年4次左右);学院和企业广泛开展科研合作,大力倡导本科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对本科生的培养尝试双导师制(企业和学院各1名导师)。
七
学长学姐有话说
身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我们始终坚持融会贯通的交叉学科理念,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医学难题;我们着力用工程的手段满足医生的工作需求以及患者的诉求,在一次次试错中成长,在一次次失败中反思。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们从未停下脚步,在创新与实干中找寻人生的目标。
——2021级生物医学工程
(本硕连续培养)郭翰宇
我们站在工程与生命的交汇点上,用数学模型解析生命的密码,用电子信号模拟神经的脉动,用材料科学重塑组织的活力。这里没有单一的答案,只有永不停歇的探索——在显微镜下追踪细胞的舞蹈,在代码中构建医学影像的轮廓,在实验室里将理论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可能。
——2021级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影像工程)黄晓茵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招生办公室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文字整理 | 柯佳 林锦娜 王丹丹
制图 | 杨锦玲
编辑 | 魏秋桦
责编 | 林浠
点亮“赞”“分享”“推荐”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