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4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2025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在韶关顺利举办,来自省内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学者、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负责人、公共文化机构、高校代表、媒体等共200人参加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围绕“文化生活,触手可及”的总主题,设立“直达基层:优质文化资源高效供给”和“改革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两个分主题,1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并与公共文化工作者进行了开放式研讨。同时,研讨会还发布了2025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4个。其中,韶关市“金句闪光”文艺下乡志愿服务项目入选。
据了解,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15年首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场”——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着力打造公共文化对话交流平台、理论研究高地。十年来,研讨会聚焦全国公共文化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云集全国省内外专家学者共同问道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了广东公共文化发展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今年,以举办研讨会为契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省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共评出2025年度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粤享借’馆际图书共享服务”等24个典型案例,案例涵盖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公共文化新空间、志愿服务、乡村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生动实践。同时,研讨会还印发了《2025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集》供全省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人员学习借鉴,为探索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径提供了借鉴参考和经验启示。
近年来,韶关市持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截至2025年6月,全市建成风度书房100间(市区39间、县镇村61间),实现县域及中心镇全覆盖,累计接待读者1136万人次,借阅量较建设前增长10倍 ;依托“百千万工程”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达84.51% 。2025年1—6月,开展“百千万笑脸”群众性文化活动、“四季村晚”、“广东村歌”、送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活动超1100场次,2025年始兴县白石坪村“村晚”吸引线上围观达241万人次。值得关注的是,南雄市珠玑镇将于今年11月承办全国秋季“村晚”主场活动,这也是广东省首次承办国家“村晚”主场活动。这些实践成果助力韶关连续五年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位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生动诠释了“文化生活触手可及”的研讨会主题。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调研了阅丹公路文化廊道,考察了丹霞山瑶塘新村的格物图书馆、马坝人遗址风度书房分馆以及百年东街粤文坊等新型文化空间,亲身体验韶关“文化毛细血管通达末梢”的创新实践。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出发点,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深化公共文化改革创新,强化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助推广东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
南方+记者 唐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