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兴宁市3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并开竣工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6-11 10:29

初夏的兴宁,热土沸腾。6月6日,兴宁市以厂区为幕、车间为台,在工业园区新竣工投产的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厂房举行简朴但热烈的2025年上半年重点产业项目开竣工活动。

兴宁市举办2025年上半年重点产业项目开竣工活动。受访者供图

兴宁市举办2025年上半年重点产业项目开竣工活动。受访者供图

活动中共有3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竣工,计划总投资70.87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88.57亿元、年税收3.76亿元。

在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闭幕不久开展的这场活动,既是兴宁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一份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宣言书。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作为梅州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兴宁,正以“再造一个新兴宁”的决心奋力书写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新篇章。

打响三大攻坚战

传统产业焕新与新兴产业崛起并举

为倡导文明简朴的活动氛围,此次开竣工活动,在新竣工的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海思智能数控机床年产3000台二期项目里进行。

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广东兴宁数控机床产业园。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广东兴宁数控机床产业园。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省地质局副局长杨超,省方志办副主任柯沫夫出席活动。

新厂房里生产热火朝天,工人干劲十足。

“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设年产3000台数控机床项目,主要产品为智能机床。”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敬东介绍,新竣工的二期项目1号车间将于下月投产,聚焦精密加工与高端钣金机器人项目。“2号车间计划年底竣工,主攻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机床等大型数控装备研发,力争两年内实现规模化量产,年产值剑指5亿元。”

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二期项目2号车间计划年底竣工,主攻大型数控装备研发。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二期项目2号车间计划年底竣工,主攻大型数控装备研发。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与此同时,当日该公司正式启动总投资10亿元、占地600亩的广东兴宁数控机床产业园建设。

该产业园将涵盖高端数控机床研发、核心部件制造、伺服控制系统开发、智能铸造锻压及机器人柔性产线五大板块,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数千个。

装备制造是兴宁特色优势产业。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广东兴宁数控机床产业园。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装备制造是兴宁特色优势产业。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计划建设广东兴宁数控机床产业园。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这不仅是我们对‘中国智造’的坚定答卷,更将成为兴宁产业升级的强劲引擎,助力‘兴宁智造’闪耀大湾区。”罗敬东说,公司2021年进驻兴宁,4年时间里公司从3000平方米的租赁厂房起步,到如今10万平方米现代化产业基地拔地而起;从首年2500万元产值的破冰之旅,到2025年前4月产值突破7000万元的飞跃;从单一产品线的摸索前行,到覆盖五轴联动、高精度加工、机器人柔性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过程中一直能感受到兴宁市委、市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关注和关爱。

装备制造产业是此次项目开竣工活动的“主力军”。

装备制造产业是此次项目开竣工活动的“主力军”。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装备制造产业是此次项目开竣工活动的“主力军”。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本次活动共有33个重点产业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7个、总投资25.4亿元,新竣工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22.99亿元,新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22.48亿元;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工业、医疗器械、现代轻工纺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凸显“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理念,展现了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方面优势。

此次开竣工活动凸显“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理念。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此次开竣工活动凸显“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理念。   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 摄

同为竣工项目的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技改扩产项目,采取“边立边破”高端进入、低端逐步退出的建设方式,聚焦超微细线、特种线及扁线等高端高性能产品,精准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重点覆盖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2000吨生产线已于2025年5月投产,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5月试产。项目计划投资额1.75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7亿元,年税收约600万元。

“去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亿元、比增43.70%,产品销售17404吨、比增32.89%,上榜‘广东省制造业500强’,荣登梅州市制造业20强榜单。新建成投产的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做大做强。”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炼介绍,今年该公司将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光储充、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同时紧跟产业政策和行业动态,密切关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数字产业等新兴领域。通过产业协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拓展长三角、海西及西部地区高端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全力打造‘行业第一、国内领先’的制造业企业。”

开竣工活动中,兴宁市委书记罗达祥表示,兴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巨大,全市上下将以产业为根本,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级。“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做大做强叶塘工业园,打响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攻坚战。”

强化市场思维

以好的营商环境锻造竞争优势

在位于兴宁市工业园的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里,辰浩医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排排机器前,工人们在企业技师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零件生产、组装。

辰浩医疗是早期入园的医疗器械企业,自入驻以来公司就得到了专人专岗辅导、全程无缝跟踪服务。“从项目落地开始就有专人全程跟进,协助我们准备各种审批资料,帮助我们快速高效通过注册检验、技术审评、行政许可等流程,取得多张产品注册证。产品迅速投产,顺利上市,抢占了市场先机。”该公司负责人称赞道。

为加快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兴宁市工业园管委会积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省心、用心、诚心、耐心、暖心的服务体验,通过发挥省药监局与梅州市政府、兴宁市政府共建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作用,用好“三重”政策,让企业在注册检验、技术审评、行政许可等流程上更加便捷高效,节省时间和精力,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产业要发展,环境是关键。在开竣工活动现场,“用户思维”“产出思维”成为高频词,折射出兴宁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

“从‘过日子思维’转向‘发展思维’,核心是把企业需求作为工作‘第一着力点’。”梅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蒋鲲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希望广大企业家牢牢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敢闯敢干,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实现与梅州的同发展、共繁荣。“兴宁市和市直相关单位要树牢‘服务至上’理念,主动靠前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营造好环境、激发大干劲。”

本次开竣工的33个重点项目中,有24个项目落户兴宁市工业园。

为给企业落户提供便利,兴宁市工业园将推行“五证联办”新模式,实行全程代办,着力破解用地、审批难题。“佳润模具是园区首批收益企业,从洽谈到拿地、动工仅两个月,跑出兴宁招商引资加速度。”兴宁市工业园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欧阳勇辉介绍。

同时,兴宁市工业园建立园区建设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解决企业诉求,落实“周二上门去”,各企业服务专员深入开展“一周一走访”“一月一研判”“一季一沙龙”等惠企暖企活动。通过进车间访需求、面对面谈发展,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电等诉求。

“今年,兴宁工业园落实落细‘免费梅州’政策,提供‘免费创业’空间3000多平方米、‘免费生产’标准厂房9万多平方米。今年争取主平台项目资金7200万元用于园区品质提升。”欧阳勇辉说。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释放出强大磁力。今年前4月,招商引资工作中实现“开门红”:实际投资完成额4.29亿元,位居梅州市首位。前4月共引进项目10个,计划投资额排名梅州第二,实际完成投资额排名梅州第一。当越来越多企业集聚成群,兴宁在区域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便加速形成。

罗达祥在开竣工仪式上提出,兴宁将攀高比强优环境。“强化市场思维、企业思维,围绕企业发展全周期,把企业需求作为工作‘第一着力点’。”罗达祥介绍,兴宁目前正推行政企“双月面对面”、行政审批事项“两个100%”“极简审批”“五证联办”“接诉即办”等务实举措,以干部作风大转变推动工作效能大提升。“热切期盼广大企业家选择兴宁、扎根兴宁,携手迈向齐昌大地更加光明的未来。”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罗达祥向广大企业家发出投资兴宁的诚挚邀请。

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能级

在兴宁市贵食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

该董事长廖苑堂在开竣工活动上表示,未来三年内公司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扩建生产线、升级自动化设备、建设研发中心和冷链物流体系。“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肉类精深加工技术,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如低温肉制品、预制调理食品等,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贵食食品有限公司在兴宁市宁江二路(原广东省兴宁市氮肥厂)新建年产2500吨食品加工项目,新建肉类加工标准厂房、数字运营中心、冷链物流配送、电商一体化发货仓库等,主要从事肉类加工,盐焗鸡、酱油鸡、盐焗鸡翅、盐焗鸡爪等。项目计划投资额1亿元,预计2026年3月试产,达产后年产值约1.8亿元。

今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兴宁在此关键节点举行的开竣工活动,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在产业发展领域的具象化,将为兴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日前,由广东省委党校专家团队编制的《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兴宁市在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中位列前十五。这一成绩的取得,展现出兴宁近年来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激活发展新引擎,迸发出的强劲发展势头。

在兴宁市产业园区,总投资22.83亿元的6个工业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潜力15强之一,兴宁市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百家,总产值达102.61亿元。兴宁“兴商回归”行动成效显著,引进项目40个,投资总额超93亿元,位居梅州首位。2025年一季度,兴宁更是交出GDP增长8.1%的亮眼成绩,并再添超10亿元工业项目,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我们瞄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局长杨洪亮表示,2023年以来,兴宁实现工业规上企业首超百家、产值首超百亿的“双百”目标,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102.61亿元(同比增长9.77%),规上工业增加值23.98亿元(同比增长14.9%)。兴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获评省“四星级服务园区”,争得省主平台资金8100余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兴宁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兴宁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未来,兴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全省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兴宁将以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为突破口,奋力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聚宝盆’‘新高地’!”在开竣工仪式上,罗达祥的承诺铿锵有力。随着33个新项目的落地生根,兴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日益坚实。

>>>延伸

兴宁市上半年10个新签约重点项目

① 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海思智能数控机床产业园项目

项目由广州佳盟子机床有限公司投资,广东海思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建设,建设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35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高端数控机床生产研发基地占地180亩,现已建成约80亩;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占地60亩;伺服控制系统生产研发基地占地30亩;高端铸造锻压基地占地约30亩;机器人柔性生产线占地约50亩。

项目计划投资额10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年税收约1.2亿元。

② 梅州市明芯照明有限公司

——电梯制造及户外照明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由梅州市明芯照明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选址兴宁·天河创新产业园,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以电梯制造、LED照明及太阳能智慧照明技术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制造、安装、销售、服务为一体,业务覆盖电梯制造、LED道路照明、太阳能照明、景观照明、照明工程、多功能智慧照明等领域。

项目计划投资额2.06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5亿元、年税收约600万元。

③ 台湾加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运动鞋大底生产线项目

项目由台湾加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广东省宏佳鞋业有限公司建设,落户梅州兴宁产业园区,主要从事运动鞋大底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项目计划投资额8000万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7亿元、年税收约1000万元。

④ 广州佳润模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佳润五金模具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由广州佳润模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在梅州兴宁产业园区购地32亩,建设五金模具生产基地。主要从事数控机床零配件、五金配件、模具等生产制造,主要产品为五金、模具。

项目计划投资额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年税收约400万元。

⑤ 兴宁国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50万部无线电话机生产制造项目

项目由兴宁国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首期租赁宁新街道商业城社区企业厂房约5000平方米(已投产);二期租赁黄陂镇东风小学旧址,预计2025年9月投产;三期拟在永和镇工业小区购地约100亩。主要从事无线电话机的生产制造。

项目计划总投资额2.8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8亿元、年税收约1000万元。

⑥ 深圳市超至威电子有限公司

——电感生产制造项目

项目由深圳市超至威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在梅州兴宁产业园区租赁标准化厂房约1.2万平方米,引进全套先进的变压器、电抗器和电感器的专业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设备,主要研发、生产各类环形电感和共模电感元件、空心自粘线圈等磁性元器件。

项目计划投资额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年税约450万元。

⑦ 深圳市明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年产100万副眼镜生产制造项目

项目由深圳市明和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租赁兴宁·天河创新产业园厂房约3000平方米,主要从事塑胶、不锈钢、钛金属光学眼镜与太阳眼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项目计划投资额5000万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年税收约200万元。

⑧ 侨城里(东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个人护理电器生产制造项目

项目由侨城里(东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租赁梅州兴宁产业园区厂房约1500平方米,主要从事个人护理电器的生产制造。目前有导入仪、脱毛仪、按摩仪等50多款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的优势产品,产品销往国内外。

项目计划投资额5200万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7900万元、年税收约200万元。

⑨ 深圳市齐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年产2万吨电池负极材料资源循环利用项目

项目由深圳市齐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从事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租赁梅州兴宁产业园区厂房约8000平方米,建设年产电池负极材料2万吨的生产线。

项目计划投资额5000万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年税收约150万元。

⑩ 广医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灵芝种植、深加工项目

项目由广医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租赁流转兴宁市刁坊镇罗坝村、水口镇黎光村等约1100亩土地,主要建设灵芝种植、深加工基地。

项目计划投资额3.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年税收约500万元。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钟思婷 刘海阳 练思红 廖雨帆

编辑 罗蔚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