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文:构建梯次联动生态,促进广东传统产业升级

南都广州 2025-07-31 12:09

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7月31日,广东省召开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发展专场),组织有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各级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在交流发言环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原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昌文阐述了当前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并给出系统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原部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昌文。南都N视频记者朱唯信摄

“广东在传统产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多数产业领域资产及营收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体现了较强的产业韧性和升级态势。”赵昌文表示,当前广东传统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2024年,广东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提速,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10.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4个、6.0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57.1%和32.0%。赵昌文认为,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情况来看,广东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赵昌文也从产业生态构建、科技创新突围、转型环境营造等三个方面,对广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建议。

首先,赵昌文建议,要强化区域协同,构建梯次联动产业生态。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完整的产业体系与强大配套能力优势,以重点产业集群(如汽车等)为核心,构建跨区域“核心-配套-辐射”协作网络。在产业分工方面,他建议珠三角核心区聚焦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高端制造环节,发挥其创新资源和市场优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则依托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优势,承接转化先进制造环节和配套集群,形成梯度布局、优势互补。

赵昌文认为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对此,他认为要打造创新突击队,才能构筑起转型突破的新高地。他建议,集中优势资源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及省内重要节点城市,打造若干服务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突击队”;同时,依托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龙头企业研发中心,组建面向特定传统产业的创新联合体,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如新材料、新工艺、核心零部件、工业软件、智能化装备)进行集中攻关,并通过这些“突击队”在“突破点”上的攻坚,有效发挥创新高地作用,以点带面引领广东省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此外,赵昌文还建议,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营造一流转型生态环境。赵昌文认为,深化改革是激发转型升级内生动力的根本保障。他建议,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约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时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盘活存量创造条件,充分激活传统产业中沉淀的闲置或低效资源。

统筹:李陵玻

执行统筹:陈杰生 邹琳 吴璇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 张婷 吴璇

摄影:朱唯信

设计:严丽萍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